中國鴿文化歷史淵源[二]
中國鴿文化歷史淵源[二]
戲說飛奴[下篇]
飛奴乃鴿也。自民國以前為宮庭御苑豢養(yǎng),巨商大賈庭院亦有蓄之,其淵源悠久!吨芏Y》中把鴿子列為“六禽”之一。早在秦末就有關(guān)于鴿子的奇聞軼事廣為民間傳頌,朝代更迭,楚漢相爭,雙鴿竟救了漢高祖劉邦性命。在盛唐時期,當朝宰相張九齡飛鴿傳書,給鴿子又平添了一層神秘色彩。西漢、南宋年間傳頌就更為離奇。到明朝,鎮(zhèn)江推官張萬鐘著《鴿經(jīng)》乃當世第一部養(yǎng)鴿奇書。直到清朝,我國廣東省就有“佛山飛鴿會”。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去湖南長沙,經(jīng)桔子洲曾留下唱和佳對。就此,在下胡謅幾椿飛奴軼事,奉上幾幀故事畫圖,供君懷古追遠,養(yǎng)性怡情。
[南宋] 放鴿司號令;
《斉東野語》載,宋朝涇源統(tǒng)制曲端治軍嚴厲,以鴿為號。魏公巡軍,未見一兵一卒。命端點兵,五軍中只點一軍。端放一鴿,一軍即現(xiàn)。魏公愕然,命五軍盡出,端即放五鴿,五軍頃刻全至矣。(出自張萬鐘鴿經(jīng)之典故)
[明末] 第一部鴿書;
明朝末年有鎮(zhèn)江張萬鐘者,系山東鄒縣人,其愛鴿如子。積數(shù)十年養(yǎng)鴿之經(jīng)驗,著《鴿經(jīng)》凡四千多言,其為:“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賦詩”等六章,乃世上之第一部養(yǎng)鴿專著也。張萬鐘,字扣之,貢生,享年約五十二歲。明末清初山東省鄒平縣人。他出生于明萬歷中期官宦世家,他撰寫的《鴿經(jīng)》被收錄在康熙年間編纂的《檀幾叢書》中!而澖(jīng)》一書,被譽為世界研究鴿子的奇書。明亡,萬鐘移居南京,授鎮(zhèn)江推官。烈皇帝十七年五月,張公萬鐘卒。
[清朝] 廣東賽鴿會;
明遺臣屈大均著《廣東新語.鴿》之廣東“佛山飛鴿會”,每年五、六月比賽:首賽清遠東林寺;次賽飛來寺;再賽英德橫萬驛。其與今鴿壇之“三關(guān)賽”、送鴿上籠、歸巢驗鴿、獎金發(fā)放皆酷似。
[現(xiàn)代] 飛鴿巧應(yīng)對;
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周恩來去湖南長沙。經(jīng)桔子洲,毛澤東即興出上句:“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周恩來遙見天心閣飛出群鴿,下聯(lián)即成:“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
- 2009-12-31 瀟湘賽鴿俱樂部“五關(guān)賽”解析
- 2009-12-21 瀟湘賽鴿俱樂部2009年總結(jié)表彰暨頒獎大會
- 2009-09-14 風雨牧鴿人(十)下篇
- 2009-09-14 風雨牧鴿人(十)中篇
- 2009-09-14 風雨牧鴿人[十]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