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五洲競翔》第五期
姍姍來遲的鴿技力作《賽鴿物語——祝匡武鴿文精選百篇》,最近終于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 7-5323-8398-9,30萬字,定價42.00元)。我們有幸第一時間讀到這本好書并得到祝先生的首肯——從書中整理出10篇代表性文章,分期在本刊轉載。在此之前,我們首先以宗勇先生四年前發(fā)表過的一篇介紹作者育種史的論文作為篇首,以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后面的文字。這些,相信入行不長的鴿友都是第一次看到。
清苦磨礪一系
情有獨鐘西翁
——?镂湎壬N歷程揭密
文/宗勇
人們常把養(yǎng)鴿人喻為生活在另一個情感世界的另類人群。而圈內為數(shù)不多的專養(yǎng)西翁者,又因孤芳自賞,或因舉世皆昏我獨醒的自戀情結,亦稱另類中的“另類”。偏偏在西翁圈中,更有一個不懼寂寞的獨行人,他就是聲名響徹云霄、文章走紅大江南北,集育、賽、研、著于一身,專養(yǎng)西翁鴿一系的?镂湎壬。
為什么獨選西翁?
其實,不用筆者多介紹,只要您翻閱近20年來的鴿刊、鴿書、鴿報,您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祝先生寫得東西是多么的與眾不同!與此同時,你不由自主地會被祝先生詼諧幽默的語言,妙趣橫生又發(fā)人深思的一篇篇文章所吸引。作為大陸鴿界一位功底深厚的作家,祝先生十幾年前就已聲名鵲起,現(xiàn)在全國更是盛名南北。然而,鴿友們就此以為祝先生只是長于文功,不諳賽事,甚至把他歸于不養(yǎng)鴿的論鴿一族,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在那些燦爛文章的背后,祝先生棄易從難,極重戰(zhàn)事,真正才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育種大師和比賽高手!只不過他情愿默默耕耘、不喜歡張揚罷了。祝先生生性離群索居,熱鬧場面絕難見到他的身影,至于那些讓人難解饑渴的文字,權當他心情好時捧送大家的幾塊糖果。不久前,他出陣不多的幾羽純種西翁鴿,一氣拿下廣州市1000公里大賽2名、8名,1000公里品評雌雄雙冠軍;500公里5名及分速超過1200米以上高位入賞8羽,500公里品評雌組2、3、4名,就是勝于雄辯的一例(接下來幾年,祝先生又拿下1000公里3名、9名,和1000公里冠軍及700公里棚號冠軍等優(yōu)異名次——編者加)!
多年亦師亦友,又同好于西翁,筆者最近應邀赴穗與祝先生一聚。回首多年來飼養(yǎng)西翁鴿之感受,不禁唏噓萬千!拔乙獮槲魑倘撕臀魑跳澱。與祝先生兩年不見,甫一見面,在下就要班門弄斧了。首先,祝先生為何別的不養(yǎng),偏選西翁?對此,我有以下揣想。如今國內養(yǎng)鴿人接受“什么能贏養(yǎng)什么”,偏偏這種思潮又都是跟著廣告走。如果你真要問他,什么樣的鴿子能贏的話,肯定是10個人有11種說法。外血鴿固然好,但不適合我國很多地方的人養(yǎng)。比如大家都認為外血鴿后把足、肌肉好。實則卻是養(yǎng)得過好、過胖所致。飛路的鴿子很少有此手感。想想吾輩業(yè)余鴿舍,每日早晚兩次操持鴿舍事務已是忙里偷閑,再要花上大量時間及人力、物力、財力去訓賽,實在力不從心。所以,想明白了:要想贏,我們只能養(yǎng)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鴿種!具體說來,那些早熟、易飛、粗飼、好配的鴿種,不需要太精細的飼料、不必大運動量的頻繁訓練,甚至完全不用藥品、放任粗放的管理,只要賽前短短幾次近距離施放,就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且長短皆宜,好壞天都能的,才是我等心中的摯愛。西翁鴿正屬此類!無論是日常管理,還是比賽期間,它都處于一種自然條件下的狀態(tài),毋須過多的人為因素加入。即使剛剛完成艱苦的長距離賽事,別種的鴿子需要一整套人們幫助它恢復體力的保健措施,而西翁鴿卻能自給自足、快速神奇地恢復體能。
在今天實用主義至上的臺灣鴿界,無論陸、海、多關賽,在來本土西翁,以及衍生鴿系,已成為職業(yè)強豪秘不示人的殺手锏。雖然世界上賽鴿品種紛繁,頭形、眼砂、羽毛各有不同,但從運動生理角度來看,唯有一樣永遠一致,那就是身輕、肉軟、骨硬、體緊。雖然符合這一特點的鴿種很多,卻大多耐不住環(huán)境劇烈改變以及人文因素所帶來的適應問題。而經(jīng)世致用的西翁鴿在百年之中,從各類殘酷的比賽中一路殺出,并經(jīng)一個個倔強的育種者千篇一律地施以近親繁育,終使古老的特性固定保持,F(xiàn)今不知有多少讓養(yǎng)鴿人垂注的成功鴿系受惠于西翁,但始作俑者卻為大多數(shù)人所不知。我想,從來先人一步的祝先生之所以情獨西翁,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這些道理歸納幾點即:
(1)西翁鴿自身的優(yōu)點;
(2)廣州一地特別難飛,因此只能選擇知難而進的鴿種(祝先生已有專門文章論及,本文從略);
(3)國內本土品種中,能與國外同品種重新結合提純復壯的,唯有西翁。
西翁鴿自身優(yōu)點使人難抵其誘
人人都知道西翁鴿不錯,但養(yǎng)西翁鴿的人卻很少,專養(yǎng)西翁的人就更少了。這一是因為西翁鴿歷史上就不大流傳,數(shù)量本身就少;二是養(yǎng)西翁的人都比較怪僻,不容易打交道;三是西翁鴿不好看、不易配,也不好養(yǎng)。筆者以為,好不好看,那是各花入各眼,凡是養(yǎng)西翁的人還說馬頭長梁的歐洲鴿太難看!至于不易配、不好養(yǎng),那純屬個人造化、緣分問題。其實,養(yǎng)西翁鴿,難、易盡在一念之間。創(chuàng)棚之際的艱難,育種過程的長夜漫漫和自我刁難,那都是西翁人的真實風景所在。而一旦整座鴿舍體系構成,西翁鴿才真是好養(yǎng)、好配、好飛!我親眼看到祝先生棚內,每一羽鴿子,不論是老是小,是雄是雌,抓在手里,個個都是達標的種鴿,且只只都能上戰(zhàn)場!祝先生為此解釋說,因為它們都是種內繁衍的純種鴿,不僅每只都能參賽,而且隨便怎么配都合適。
構筑起祝先生現(xiàn)今西翁大廈基礎的,要從楊登元那羽名震四方的“麻雀老雄”說起。這羽85-35819深斑、克頭、金黃眼、細長尖嘴、全白趾白喙、長指甲,性情頑皮鬼馬的小體型雄鴿,打從第一次見到它像小鴿似的蹲在窩里,就被祝先生一眼看中了。他連說是奇鴿!奇鴿!說得楊登元從此把它藏起來再不示人,說得這羽奇鴿從此踩蛋再也無精。這羽鴿子,筆者認為,比起現(xiàn)今廣告媒體廣為傳頌的世界級大名鴿不知要高出多少檔次!而祝先生僅憑直覺一瞥!事后多少年才知道此鴿正是承襲了當年李祖光西翁名鴿USA44-48509(亦即“小麻雀”的祖先)之血脈、匯集楊登元半個世紀封閉育種出賽精華于一身!祝先生把一生的養(yǎng)鴿追求定位于西翁,就是從見到這只奇鴿開始的!立刻,他就開始致力于收集“麻雀老雄”流傳于世的所有直子的工作。當時,由于他不惜一切代價,加之人們還沒有回過味來,他一口氣得手3只直子, 這3只直子近親再配出下的3只女兒,兩羽在廣州500公里當天歸巢,一羽同季連續(xù)出賽三、五、七百公里順利返來,已成為祝先生棚中的主力種雌。其時,“麻雀”這一鴿族,作為中國大陸一支傳奇鴿系,早已滲透于全國各家育成名系當中,好鴿人人都想擁有,其收集難度可想而知。每羽鴿千里之遙,數(shù)次往返,見鴿、求證,說服鴿主轉讓,連原作出者楊登元先生為在晚年之際,見到有人如此鐘愛其鴿,如此理解其系,倍受感動,數(shù)次請祝先生到他棚中不問價格隨意挑揀。那段時間,祝先生直接、間接引進楊登元親自育出的種鴿一共40多羽,幾乎每一羽到手的楊登元原鴿,都幾經(jīng)周折,都有一段故事。如果以為祝匡武以擁有楊鴿為榮,以多為自豪,圖以虛名,那你又錯了。40多羽楊登元鴿,不出一年,光被祝先生親手殺掉的就有七八羽!放棄未用的足有一半!沒有數(shù)量就沒有質量,祝先生志在學習藏在好鴿背后的好主之育種思維!昂螟澥菤⒊鰜淼摹本褪悄菚r祝先生操刀后的名句。為了保持楊登元西翁鴿特有的文化韻味,祝先生在建立“麻雀老雄”一路深斑血系的同時,一早就注意到“楊家女將”的厲害。這就是楊登元先生源自西翁原鴿US45-59051、以淺斑近親雌鴿為主力、育出的“西寧三名”及其著名的女兒“壞腳雌”這支血系。這路血系,非常奇怪,傳雌好過傳雄,而且一定是隔代遺傳,準確得讓人難以置信。既然是隔代遺傳,正好!聰明的祝先生巧妙地將不出賽的那一代鎖定在極近親配對作出,再育出下代當然是賽場上的龍虎大將!然后再次重復,賽績鴿極近親配出種鴿反正祝先生懂得西翁鴿是一種非常耐得住近親配的天才鴿種。僅僅楊登元這一種西翁,祝先生已慧眼琢磨出兩路系統(tǒng)的差別,然后施以互補,這是一般人多么不易做到的事啊。祝先生還特意把48509和59051這兩只西翁始祖鴿的照片放得老大,掛在廳堂中以示紀念。讓我感慨的是,祝先生鴿棚中的深斑和淺斑鴿與照片中的老祖宗還是那么想象!
在以往楊登元西翁鴿中,以某些器官細節(jié)特點存在于某些分支鴿族中的特征,經(jīng)?镂湎壬,如今也作為祝氏西翁的主要特點被保存下來。當筆者觀摩了祝先生棚內所有西翁精品后,對西翁鴿的認識也進入了更深一層次。祝先生的西翁鴿,除了保持國血西翁固有的頭、鼻、眼、性格之特征外,可喜的是,在肌肉質感上更為飽滿、緊收,羽質上也有長足的進步。看得出,祝匡武先生保持西翁鴿在長程賽中發(fā)揮以國粹西翁為主力的賽鴿理念,在實戰(zhàn)中已得到成功運用。如果說頭型、鼻型、眼志、肌肉質感是楊登元西翁鴿的品種特點,那么哪一部分是這一神奇鴿種在一線打拼的代表特征呢?假如您真是一個懂鴿子或正處在“前線打仗”的人,您就會發(fā)現(xiàn)楊登元西翁鴿的翅膀與現(xiàn)今鴿界流行的所謂鴿翅學說有著不盡相同之處!拔业奈魑跳,眼睛會說話”。這是楊登元先生生前最愛說的一句話,久而久之,會看眼睛也成為一切養(yǎng)西翁鴿的人最拿手的活兒(有關西翁鴿眼的論述,因太過深奧,況祝先生早有論述,這里就不班門弄斧了)。其實,楊先生的鴿子,翅膀也會說話。的確,現(xiàn)今大家所追求的八、九、十將軍羽突出于鴿翼平均長度,并且要求尖端開岔破風;副羽寬闊有浮力等大眾標準,在楊家鴿中很難找到影子。半個世紀的封閉自育,已形成了他自家獨有的、符合出賽需要的羽翅形狀。首先,楊登元鴿的八、九、十將軍羽并沒有直觀上的偏長,而是有著普通鴿族所沒有的大弧度。展開鴿翼,將軍條如圓的一段向內彎曲。其實,這樣的彎曲,假設拉直后,絕不會比直板條短!你說西翁鴿不講主翅長度,其實他偏很講究。與流行的將軍羽外翅條最長或三根等長相比,?镂浔炯椅魑跳澋诎顺崦黠@長于第九、十翅,已成為他培育的新西翁系的特征之一。其次,仔細觀察每一根大翅,在頂部三分之一處都有一個明顯向下的彎曲,并且這一彎曲又伴隨著羽軸好象在生長期被人為扭動的旋轉。這就使得整條主翅更有彈性,不易損毀。由于每一根大翅都具有這一弧度,整合出西翁鴿翼的外觀更加流線形,內凹、外凸更明顯,給人感覺西翁鴿加一分嫌多、減一分又少的情趣。這也使我想起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遵循的“厚藏匿銳,身體則如鼎之鎮(zhèn)”。“藏”是什么?就是把鋒芒遮掩下去,不讓人覺察。即本來強,卻裝作弱;本來大,卻裝作小,目的就是為了日后給對方致命的一擊。祝先生常說的“后發(fā)制人”,大概就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吧。只不過他是想通過培養(yǎng)的鴿族特性來實現(xiàn)人鴿合一的境界。盡管他站在每一時期的第一線,卻始終把自己一顆久挫歷折又孤高狂野的心放在最平常的境界里。位居前方,卻藏身人后。這就要做到“藏心”。你沒有如此境界,處處想爭名奪利,多少年前的名次也不忘一一寫出來,又怎么能夠把“屈是為了伸,不屈不以伸展”的玄機貫徹于平凡的養(yǎng)鴿生活中呢?
外血和國血同種純系的,唯有西翁
?镂湎壬怯靡粋品種,對付別人多個品種;用純種鴿跟別人雜交鴿打仗!這種給自己設置難題,知難而進的做法,圈內不僅沒有人效法,甚至沒有多少人理解。無獨有偶,這也使我想起楊登元先生對一屋子弟子說過的一句話:“我要像別人那種養(yǎng)法(指隨便什么品種,只要是好的就用),只需兩年就能飛2000公里,比現(xiàn)在(指專養(yǎng)西翁)容易出成績得多”。如果楊先生當初真要隨大流養(yǎng)法,就算年年2000公里,恐怕他也就沒有今天的名氣了。按說祝先生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難道他不知道如此是多么吃虧嗎?錯!他是明知故做,因為他真的懂鴿子,他知道養(yǎng)鴿的意義在哪里。再說,他也有這個把握!他認為人一生中飛出一兩次了不起的成績算不了什么事。比如同樣是比賽紀錄鴿,你當然是冠軍,但雜交育種遺傳從0開始,日后能否及格還很難說;祝先生雖然30幾名,可那是100%純種近親鴿,育種遺傳沒有100分也有90分,價值怎么能夠相提并論?再說了,祝先生的純系鴿誰敢說一輩子與冠軍無緣呢?純種近親鴿倘若參賽獲高位獎甚至奪金摘銀,其價又當幾何呢?所以,他才敢于賽前講話;所以他很早就說過:“鴿事中沒有什么比飛出成績更容易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镂湎壬谑冀K如一的近親繁育中,不惜把所有近親鴿送上艱苦的廣州賽事。并且長期堅持一個鐵定的原則:要求在廣州必須500公里歸巢;上海、北京必須1000公里歸巢;成都、重慶必須700公里歸巢后才能作種。他認為,多數(shù)人之所以考慮近親鴿不放直接作種,是因為來之不易或數(shù)量太少,或擔心體弱應付不了賽事。但事實上近親鴿中仍有好中壞之分,好中還要選最最好的,自定標準也不能一成不變。更何況西翁鴿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耐得住近親。所以,放飛丟就丟了,不要患得患失,小里小氣。只有上過戰(zhàn)場、飛過路,經(jīng)過嚴格考驗的近親鴿作種才值得信賴。哪怕最后只剩下一只,那一只就是好鴿子!當他有了眾多純種近親、并經(jīng)飛歷賽的自育西翁后(種鴿中有2/3比賽過),棚內競爭實力也漸漸進入佳境。祝先生在搜集強化善打硬仗惡戰(zhàn)的國血西翁的同時,引進世界各地最優(yōu)秀西翁種鴿的工作也沒閑著。而這也是國內許多西翁大家過去從未想過、也沒做過的事。道理明擺著,國內幾個可稱得上品種的鴿系中,能與國外現(xiàn)代鴿系同名同種的,只有西翁系。雖然國外純正的西翁系已不大好找了,但總比吳淞鴿、李鳥容易尋找到同種同系同類外籍搭配鴿。況且,西翁鴿曾幾何時,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中國,以及臺灣地區(qū),在發(fā)揮極至的同時,都被保存得純正完好,都有相應一兩位該國該地區(qū)鴿界元老型的著名養(yǎng)鴿家與它有瓜葛,并且毫無一例外地都成為該國該地區(qū)的主流鴿系,這絕不是巧合!在世界賽鴿史上,也獨有西翁鴿才有此涵蓋五大洲、左右鴿系發(fā)展方向的影響力!
同一品種,不同來源,一俟條件成熟時再中西合璧把它們配在一起,這樣即是純種近親,又是異血雜交;既能隨心所欲保持中外西翁固有特性外貌,又能有效改善不可避免的退化提高比賽競爭力,實乃育種上上之策!如此不但于今、于后、于種、于賽、于己、于人,實在是棋高一招!當我們談到怎樣應付目前流行的中短距離速度賽時,一羽灰雄已經(jīng)遞到我手上。這羽鴿雖然整個頭部都是正宗的西翁無疑,但給我的直感,它肯定不是國血西翁。強壯、粗獷、肉硬、深胸,勁道十足,與本人棚中那羽海茨曼西翁灰雄如出一轍。細想,選鴿極為挑剔的祝先生,多少年來也不會容忍這樣的鴿子留在舍內,除非它有特別之處。果不其然,它正是一羽純種的臺灣“四號西翁”,而且還是400-600公里內反復出賽的記錄鴿。再看鴿眼,居然是厚砂堆積、一圈銀白眼志的砂眼鴿。我想起最早向國內讀者介紹“四號西翁”的祝先生,推崇的是“非橙即黑”,這次反其道而行之,目的不言而喻,求變,求新,只有變通才有出路!八奶栕小比ツ晔状螀⒓哟杭救P賽,集鴿的時候,沒少讓人笑話,就連一向慎言的老前輩也沒看好它,因為它在籠里一個頂倆,長得傻大憨粗,與過往老祝西翁鴿黑不溜秋小老鼠賊精的印象反差太大!可飛完三關你再看看,幾百只起步借臺灣話“殘15羽”中,“大傻”仍在,且冤枉退居13名!
“四號西翁”只要好,一只就足夠了。接著,花臉墨羽白眼睛的“3546西翁”、清灰亮麗小鼻子金眼的“關口西翁”、父女記錄鴿極端近親的黑眼“海茨曼西翁”、大紅袍古銅眼的“保羅西翁”……,一只只都欣賞了。它們給我的感覺是:都太有特點了,這些從萬鴿叢中精挑細選的進口原鴿,如果是其他人鴿舍,會越來越多,但祝先生定下的標準是:進口原對直代必須參加廣州500公里比賽歸巢,其父母才能考慮留下來!所以最后留不下幾只。其實,祝先生明明知道進口鴿有一個適應時間的問題,只要耐心等幾年或再出孫代甚至先行同自己的鴿子雜交,很容易就會達到目標?涩F(xiàn)代養(yǎng)鴿觀念告訴他,所謂最好的鴿子就應包括適應性!假如進口鴿剛進門原對第一孵直子直女就能勝任當?shù)刭愂,日后必將前途無量!所以,以上我過手的進口西翁鴿,全部通過了祝先生苛刻的進門關。可即使這樣,到現(xiàn)在他也沒有輕易與舍內的主流鴿系雜交。他還想再等等。至于為什么,只有祝先生自己知道了。
國內鴿界最近正流行一句話,“好的外血像國血,好的國血像外血”。第一個能說出此話的人,的確不簡單。有了好鴿,才是萬水千山走了第一步。能否成功,全在于自己再育出好東西。這一點,從?镂湎壬约旱镍澣褐幸褟娏业乇憩F(xiàn)出來。比如眼睛的演化就很能說明問題。楊登元西翁,眼志多為全黃,與底砂融為一體,面砂如火燒,成年后更是起塊、拉絲。在廣州多年育賽后,金黃色眼志趨于固定化,面砂開始增厚偏黑氣;而砂眼卻相反,更加白化,幾根桃紅血絲葡伏其中,F(xiàn)在,祝先生真的是只要看眼睛就知其能不能飛了。因為眼睛反映出背后的血統(tǒng),血統(tǒng)有序,眼睛自然有規(guī)可循?梢韵胍,一旦將來祝先生再把熬煉成熟、只只都是高級眼志的外籍西翁配合進去,勢必更有新一輪的突破。
在中國,自古人們把筆鋒藏而不露奉為書家至理。楊登元先生,還有祝先生等培育的西翁鴿,就像大家之書法。只不過他們是以鴿為書,為鴿界留下一羽又一羽書寫歷史的亙古名鴿。?镂湎壬酿B(yǎng)鴿經(jīng)歷,無不反映出他不滿足于當今流行的“現(xiàn)成拿來”的風氣,他要創(chuàng)造,他要求新,所以才踏上一條隨時否定自我、重建自我的歷程。?镂湎壬痪心嘤谛∥遥菍⒆约褐糜跂|西方賽鴿文化的潮流中洗刷,憑著一個養(yǎng)鴿人的天賦來體味賽鴿,感受西翁的獨特,從而以自己的個例來探尋整個世界的賽鴿之路。
愿新世紀西翁人一路走好。望西翁鴿飛得更快、更遠!
清苦磨礪一系
情有獨鐘西翁
——?镂湎壬N歷程揭密
文/宗勇
人們常把養(yǎng)鴿人喻為生活在另一個情感世界的另類人群。而圈內為數(shù)不多的專養(yǎng)西翁者,又因孤芳自賞,或因舉世皆昏我獨醒的自戀情結,亦稱另類中的“另類”。偏偏在西翁圈中,更有一個不懼寂寞的獨行人,他就是聲名響徹云霄、文章走紅大江南北,集育、賽、研、著于一身,專養(yǎng)西翁鴿一系的?镂湎壬。
為什么獨選西翁?
其實,不用筆者多介紹,只要您翻閱近20年來的鴿刊、鴿書、鴿報,您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祝先生寫得東西是多么的與眾不同!與此同時,你不由自主地會被祝先生詼諧幽默的語言,妙趣橫生又發(fā)人深思的一篇篇文章所吸引。作為大陸鴿界一位功底深厚的作家,祝先生十幾年前就已聲名鵲起,現(xiàn)在全國更是盛名南北。然而,鴿友們就此以為祝先生只是長于文功,不諳賽事,甚至把他歸于不養(yǎng)鴿的論鴿一族,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在那些燦爛文章的背后,祝先生棄易從難,極重戰(zhàn)事,真正才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育種大師和比賽高手!只不過他情愿默默耕耘、不喜歡張揚罷了。祝先生生性離群索居,熱鬧場面絕難見到他的身影,至于那些讓人難解饑渴的文字,權當他心情好時捧送大家的幾塊糖果。不久前,他出陣不多的幾羽純種西翁鴿,一氣拿下廣州市1000公里大賽2名、8名,1000公里品評雌雄雙冠軍;500公里5名及分速超過1200米以上高位入賞8羽,500公里品評雌組2、3、4名,就是勝于雄辯的一例(接下來幾年,祝先生又拿下1000公里3名、9名,和1000公里冠軍及700公里棚號冠軍等優(yōu)異名次——編者加)!
多年亦師亦友,又同好于西翁,筆者最近應邀赴穗與祝先生一聚。回首多年來飼養(yǎng)西翁鴿之感受,不禁唏噓萬千!拔乙獮槲魑倘撕臀魑跳澱。與祝先生兩年不見,甫一見面,在下就要班門弄斧了。首先,祝先生為何別的不養(yǎng),偏選西翁?對此,我有以下揣想。如今國內養(yǎng)鴿人接受“什么能贏養(yǎng)什么”,偏偏這種思潮又都是跟著廣告走。如果你真要問他,什么樣的鴿子能贏的話,肯定是10個人有11種說法。外血鴿固然好,但不適合我國很多地方的人養(yǎng)。比如大家都認為外血鴿后把足、肌肉好。實則卻是養(yǎng)得過好、過胖所致。飛路的鴿子很少有此手感。想想吾輩業(yè)余鴿舍,每日早晚兩次操持鴿舍事務已是忙里偷閑,再要花上大量時間及人力、物力、財力去訓賽,實在力不從心。所以,想明白了:要想贏,我們只能養(yǎng)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鴿種!具體說來,那些早熟、易飛、粗飼、好配的鴿種,不需要太精細的飼料、不必大運動量的頻繁訓練,甚至完全不用藥品、放任粗放的管理,只要賽前短短幾次近距離施放,就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且長短皆宜,好壞天都能的,才是我等心中的摯愛。西翁鴿正屬此類!無論是日常管理,還是比賽期間,它都處于一種自然條件下的狀態(tài),毋須過多的人為因素加入。即使剛剛完成艱苦的長距離賽事,別種的鴿子需要一整套人們幫助它恢復體力的保健措施,而西翁鴿卻能自給自足、快速神奇地恢復體能。
在今天實用主義至上的臺灣鴿界,無論陸、海、多關賽,在來本土西翁,以及衍生鴿系,已成為職業(yè)強豪秘不示人的殺手锏。雖然世界上賽鴿品種紛繁,頭形、眼砂、羽毛各有不同,但從運動生理角度來看,唯有一樣永遠一致,那就是身輕、肉軟、骨硬、體緊。雖然符合這一特點的鴿種很多,卻大多耐不住環(huán)境劇烈改變以及人文因素所帶來的適應問題。而經(jīng)世致用的西翁鴿在百年之中,從各類殘酷的比賽中一路殺出,并經(jīng)一個個倔強的育種者千篇一律地施以近親繁育,終使古老的特性固定保持,F(xiàn)今不知有多少讓養(yǎng)鴿人垂注的成功鴿系受惠于西翁,但始作俑者卻為大多數(shù)人所不知。我想,從來先人一步的祝先生之所以情獨西翁,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這些道理歸納幾點即:
(1)西翁鴿自身的優(yōu)點;
(2)廣州一地特別難飛,因此只能選擇知難而進的鴿種(祝先生已有專門文章論及,本文從略);
(3)國內本土品種中,能與國外同品種重新結合提純復壯的,唯有西翁。
西翁鴿自身優(yōu)點使人難抵其誘
人人都知道西翁鴿不錯,但養(yǎng)西翁鴿的人卻很少,專養(yǎng)西翁的人就更少了。這一是因為西翁鴿歷史上就不大流傳,數(shù)量本身就少;二是養(yǎng)西翁的人都比較怪僻,不容易打交道;三是西翁鴿不好看、不易配,也不好養(yǎng)。筆者以為,好不好看,那是各花入各眼,凡是養(yǎng)西翁的人還說馬頭長梁的歐洲鴿太難看!至于不易配、不好養(yǎng),那純屬個人造化、緣分問題。其實,養(yǎng)西翁鴿,難、易盡在一念之間。創(chuàng)棚之際的艱難,育種過程的長夜漫漫和自我刁難,那都是西翁人的真實風景所在。而一旦整座鴿舍體系構成,西翁鴿才真是好養(yǎng)、好配、好飛!我親眼看到祝先生棚內,每一羽鴿子,不論是老是小,是雄是雌,抓在手里,個個都是達標的種鴿,且只只都能上戰(zhàn)場!祝先生為此解釋說,因為它們都是種內繁衍的純種鴿,不僅每只都能參賽,而且隨便怎么配都合適。
構筑起祝先生現(xiàn)今西翁大廈基礎的,要從楊登元那羽名震四方的“麻雀老雄”說起。這羽85-35819深斑、克頭、金黃眼、細長尖嘴、全白趾白喙、長指甲,性情頑皮鬼馬的小體型雄鴿,打從第一次見到它像小鴿似的蹲在窩里,就被祝先生一眼看中了。他連說是奇鴿!奇鴿!說得楊登元從此把它藏起來再不示人,說得這羽奇鴿從此踩蛋再也無精。這羽鴿子,筆者認為,比起現(xiàn)今廣告媒體廣為傳頌的世界級大名鴿不知要高出多少檔次!而祝先生僅憑直覺一瞥!事后多少年才知道此鴿正是承襲了當年李祖光西翁名鴿USA44-48509(亦即“小麻雀”的祖先)之血脈、匯集楊登元半個世紀封閉育種出賽精華于一身!祝先生把一生的養(yǎng)鴿追求定位于西翁,就是從見到這只奇鴿開始的!立刻,他就開始致力于收集“麻雀老雄”流傳于世的所有直子的工作。當時,由于他不惜一切代價,加之人們還沒有回過味來,他一口氣得手3只直子, 這3只直子近親再配出下的3只女兒,兩羽在廣州500公里當天歸巢,一羽同季連續(xù)出賽三、五、七百公里順利返來,已成為祝先生棚中的主力種雌。其時,“麻雀”這一鴿族,作為中國大陸一支傳奇鴿系,早已滲透于全國各家育成名系當中,好鴿人人都想擁有,其收集難度可想而知。每羽鴿千里之遙,數(shù)次往返,見鴿、求證,說服鴿主轉讓,連原作出者楊登元先生為在晚年之際,見到有人如此鐘愛其鴿,如此理解其系,倍受感動,數(shù)次請祝先生到他棚中不問價格隨意挑揀。那段時間,祝先生直接、間接引進楊登元親自育出的種鴿一共40多羽,幾乎每一羽到手的楊登元原鴿,都幾經(jīng)周折,都有一段故事。如果以為祝匡武以擁有楊鴿為榮,以多為自豪,圖以虛名,那你又錯了。40多羽楊登元鴿,不出一年,光被祝先生親手殺掉的就有七八羽!放棄未用的足有一半!沒有數(shù)量就沒有質量,祝先生志在學習藏在好鴿背后的好主之育種思維!昂螟澥菤⒊鰜淼摹本褪悄菚r祝先生操刀后的名句。為了保持楊登元西翁鴿特有的文化韻味,祝先生在建立“麻雀老雄”一路深斑血系的同時,一早就注意到“楊家女將”的厲害。這就是楊登元先生源自西翁原鴿US45-59051、以淺斑近親雌鴿為主力、育出的“西寧三名”及其著名的女兒“壞腳雌”這支血系。這路血系,非常奇怪,傳雌好過傳雄,而且一定是隔代遺傳,準確得讓人難以置信。既然是隔代遺傳,正好!聰明的祝先生巧妙地將不出賽的那一代鎖定在極近親配對作出,再育出下代當然是賽場上的龍虎大將!然后再次重復,賽績鴿極近親配出種鴿反正祝先生懂得西翁鴿是一種非常耐得住近親配的天才鴿種。僅僅楊登元這一種西翁,祝先生已慧眼琢磨出兩路系統(tǒng)的差別,然后施以互補,這是一般人多么不易做到的事啊。祝先生還特意把48509和59051這兩只西翁始祖鴿的照片放得老大,掛在廳堂中以示紀念。讓我感慨的是,祝先生鴿棚中的深斑和淺斑鴿與照片中的老祖宗還是那么想象!
在以往楊登元西翁鴿中,以某些器官細節(jié)特點存在于某些分支鴿族中的特征,經(jīng)?镂湎壬,如今也作為祝氏西翁的主要特點被保存下來。當筆者觀摩了祝先生棚內所有西翁精品后,對西翁鴿的認識也進入了更深一層次。祝先生的西翁鴿,除了保持國血西翁固有的頭、鼻、眼、性格之特征外,可喜的是,在肌肉質感上更為飽滿、緊收,羽質上也有長足的進步。看得出,祝匡武先生保持西翁鴿在長程賽中發(fā)揮以國粹西翁為主力的賽鴿理念,在實戰(zhàn)中已得到成功運用。如果說頭型、鼻型、眼志、肌肉質感是楊登元西翁鴿的品種特點,那么哪一部分是這一神奇鴿種在一線打拼的代表特征呢?假如您真是一個懂鴿子或正處在“前線打仗”的人,您就會發(fā)現(xiàn)楊登元西翁鴿的翅膀與現(xiàn)今鴿界流行的所謂鴿翅學說有著不盡相同之處!拔业奈魑跳,眼睛會說話”。這是楊登元先生生前最愛說的一句話,久而久之,會看眼睛也成為一切養(yǎng)西翁鴿的人最拿手的活兒(有關西翁鴿眼的論述,因太過深奧,況祝先生早有論述,這里就不班門弄斧了)。其實,楊先生的鴿子,翅膀也會說話。的確,現(xiàn)今大家所追求的八、九、十將軍羽突出于鴿翼平均長度,并且要求尖端開岔破風;副羽寬闊有浮力等大眾標準,在楊家鴿中很難找到影子。半個世紀的封閉自育,已形成了他自家獨有的、符合出賽需要的羽翅形狀。首先,楊登元鴿的八、九、十將軍羽并沒有直觀上的偏長,而是有著普通鴿族所沒有的大弧度。展開鴿翼,將軍條如圓的一段向內彎曲。其實,這樣的彎曲,假設拉直后,絕不會比直板條短!你說西翁鴿不講主翅長度,其實他偏很講究。與流行的將軍羽外翅條最長或三根等長相比,?镂浔炯椅魑跳澋诎顺崦黠@長于第九、十翅,已成為他培育的新西翁系的特征之一。其次,仔細觀察每一根大翅,在頂部三分之一處都有一個明顯向下的彎曲,并且這一彎曲又伴隨著羽軸好象在生長期被人為扭動的旋轉。這就使得整條主翅更有彈性,不易損毀。由于每一根大翅都具有這一弧度,整合出西翁鴿翼的外觀更加流線形,內凹、外凸更明顯,給人感覺西翁鴿加一分嫌多、減一分又少的情趣。這也使我想起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遵循的“厚藏匿銳,身體則如鼎之鎮(zhèn)”。“藏”是什么?就是把鋒芒遮掩下去,不讓人覺察。即本來強,卻裝作弱;本來大,卻裝作小,目的就是為了日后給對方致命的一擊。祝先生常說的“后發(fā)制人”,大概就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吧。只不過他是想通過培養(yǎng)的鴿族特性來實現(xiàn)人鴿合一的境界。盡管他站在每一時期的第一線,卻始終把自己一顆久挫歷折又孤高狂野的心放在最平常的境界里。位居前方,卻藏身人后。這就要做到“藏心”。你沒有如此境界,處處想爭名奪利,多少年前的名次也不忘一一寫出來,又怎么能夠把“屈是為了伸,不屈不以伸展”的玄機貫徹于平凡的養(yǎng)鴿生活中呢?
外血和國血同種純系的,唯有西翁
?镂湎壬怯靡粋品種,對付別人多個品種;用純種鴿跟別人雜交鴿打仗!這種給自己設置難題,知難而進的做法,圈內不僅沒有人效法,甚至沒有多少人理解。無獨有偶,這也使我想起楊登元先生對一屋子弟子說過的一句話:“我要像別人那種養(yǎng)法(指隨便什么品種,只要是好的就用),只需兩年就能飛2000公里,比現(xiàn)在(指專養(yǎng)西翁)容易出成績得多”。如果楊先生當初真要隨大流養(yǎng)法,就算年年2000公里,恐怕他也就沒有今天的名氣了。按說祝先生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難道他不知道如此是多么吃虧嗎?錯!他是明知故做,因為他真的懂鴿子,他知道養(yǎng)鴿的意義在哪里。再說,他也有這個把握!他認為人一生中飛出一兩次了不起的成績算不了什么事。比如同樣是比賽紀錄鴿,你當然是冠軍,但雜交育種遺傳從0開始,日后能否及格還很難說;祝先生雖然30幾名,可那是100%純種近親鴿,育種遺傳沒有100分也有90分,價值怎么能夠相提并論?再說了,祝先生的純系鴿誰敢說一輩子與冠軍無緣呢?純種近親鴿倘若參賽獲高位獎甚至奪金摘銀,其價又當幾何呢?所以,他才敢于賽前講話;所以他很早就說過:“鴿事中沒有什么比飛出成績更容易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镂湎壬谑冀K如一的近親繁育中,不惜把所有近親鴿送上艱苦的廣州賽事。并且長期堅持一個鐵定的原則:要求在廣州必須500公里歸巢;上海、北京必須1000公里歸巢;成都、重慶必須700公里歸巢后才能作種。他認為,多數(shù)人之所以考慮近親鴿不放直接作種,是因為來之不易或數(shù)量太少,或擔心體弱應付不了賽事。但事實上近親鴿中仍有好中壞之分,好中還要選最最好的,自定標準也不能一成不變。更何況西翁鴿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耐得住近親。所以,放飛丟就丟了,不要患得患失,小里小氣。只有上過戰(zhàn)場、飛過路,經(jīng)過嚴格考驗的近親鴿作種才值得信賴。哪怕最后只剩下一只,那一只就是好鴿子!當他有了眾多純種近親、并經(jīng)飛歷賽的自育西翁后(種鴿中有2/3比賽過),棚內競爭實力也漸漸進入佳境。祝先生在搜集強化善打硬仗惡戰(zhàn)的國血西翁的同時,引進世界各地最優(yōu)秀西翁種鴿的工作也沒閑著。而這也是國內許多西翁大家過去從未想過、也沒做過的事。道理明擺著,國內幾個可稱得上品種的鴿系中,能與國外現(xiàn)代鴿系同名同種的,只有西翁系。雖然國外純正的西翁系已不大好找了,但總比吳淞鴿、李鳥容易尋找到同種同系同類外籍搭配鴿。況且,西翁鴿曾幾何時,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中國,以及臺灣地區(qū),在發(fā)揮極至的同時,都被保存得純正完好,都有相應一兩位該國該地區(qū)鴿界元老型的著名養(yǎng)鴿家與它有瓜葛,并且毫無一例外地都成為該國該地區(qū)的主流鴿系,這絕不是巧合!在世界賽鴿史上,也獨有西翁鴿才有此涵蓋五大洲、左右鴿系發(fā)展方向的影響力!
同一品種,不同來源,一俟條件成熟時再中西合璧把它們配在一起,這樣即是純種近親,又是異血雜交;既能隨心所欲保持中外西翁固有特性外貌,又能有效改善不可避免的退化提高比賽競爭力,實乃育種上上之策!如此不但于今、于后、于種、于賽、于己、于人,實在是棋高一招!當我們談到怎樣應付目前流行的中短距離速度賽時,一羽灰雄已經(jīng)遞到我手上。這羽鴿雖然整個頭部都是正宗的西翁無疑,但給我的直感,它肯定不是國血西翁。強壯、粗獷、肉硬、深胸,勁道十足,與本人棚中那羽海茨曼西翁灰雄如出一轍。細想,選鴿極為挑剔的祝先生,多少年來也不會容忍這樣的鴿子留在舍內,除非它有特別之處。果不其然,它正是一羽純種的臺灣“四號西翁”,而且還是400-600公里內反復出賽的記錄鴿。再看鴿眼,居然是厚砂堆積、一圈銀白眼志的砂眼鴿。我想起最早向國內讀者介紹“四號西翁”的祝先生,推崇的是“非橙即黑”,這次反其道而行之,目的不言而喻,求變,求新,只有變通才有出路!八奶栕小比ツ晔状螀⒓哟杭救P賽,集鴿的時候,沒少讓人笑話,就連一向慎言的老前輩也沒看好它,因為它在籠里一個頂倆,長得傻大憨粗,與過往老祝西翁鴿黑不溜秋小老鼠賊精的印象反差太大!可飛完三關你再看看,幾百只起步借臺灣話“殘15羽”中,“大傻”仍在,且冤枉退居13名!
“四號西翁”只要好,一只就足夠了。接著,花臉墨羽白眼睛的“3546西翁”、清灰亮麗小鼻子金眼的“關口西翁”、父女記錄鴿極端近親的黑眼“海茨曼西翁”、大紅袍古銅眼的“保羅西翁”……,一只只都欣賞了。它們給我的感覺是:都太有特點了,這些從萬鴿叢中精挑細選的進口原鴿,如果是其他人鴿舍,會越來越多,但祝先生定下的標準是:進口原對直代必須參加廣州500公里比賽歸巢,其父母才能考慮留下來!所以最后留不下幾只。其實,祝先生明明知道進口鴿有一個適應時間的問題,只要耐心等幾年或再出孫代甚至先行同自己的鴿子雜交,很容易就會達到目標?涩F(xiàn)代養(yǎng)鴿觀念告訴他,所謂最好的鴿子就應包括適應性!假如進口鴿剛進門原對第一孵直子直女就能勝任當?shù)刭愂,日后必將前途無量!所以,以上我過手的進口西翁鴿,全部通過了祝先生苛刻的進門關。可即使這樣,到現(xiàn)在他也沒有輕易與舍內的主流鴿系雜交。他還想再等等。至于為什么,只有祝先生自己知道了。
國內鴿界最近正流行一句話,“好的外血像國血,好的國血像外血”。第一個能說出此話的人,的確不簡單。有了好鴿,才是萬水千山走了第一步。能否成功,全在于自己再育出好東西。這一點,從?镂湎壬约旱镍澣褐幸褟娏业乇憩F(xiàn)出來。比如眼睛的演化就很能說明問題。楊登元西翁,眼志多為全黃,與底砂融為一體,面砂如火燒,成年后更是起塊、拉絲。在廣州多年育賽后,金黃色眼志趨于固定化,面砂開始增厚偏黑氣;而砂眼卻相反,更加白化,幾根桃紅血絲葡伏其中,F(xiàn)在,祝先生真的是只要看眼睛就知其能不能飛了。因為眼睛反映出背后的血統(tǒng),血統(tǒng)有序,眼睛自然有規(guī)可循?梢韵胍,一旦將來祝先生再把熬煉成熟、只只都是高級眼志的外籍西翁配合進去,勢必更有新一輪的突破。
在中國,自古人們把筆鋒藏而不露奉為書家至理。楊登元先生,還有祝先生等培育的西翁鴿,就像大家之書法。只不過他們是以鴿為書,為鴿界留下一羽又一羽書寫歷史的亙古名鴿。?镂湎壬酿B(yǎng)鴿經(jīng)歷,無不反映出他不滿足于當今流行的“現(xiàn)成拿來”的風氣,他要創(chuàng)造,他要求新,所以才踏上一條隨時否定自我、重建自我的歷程。?镂湎壬痪心嘤谛∥遥菍⒆约褐糜跂|西方賽鴿文化的潮流中洗刷,憑著一個養(yǎng)鴿人的天賦來體味賽鴿,感受西翁的獨特,從而以自己的個例來探尋整個世界的賽鴿之路。
愿新世紀西翁人一路走好。望西翁鴿飛得更快、更遠!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評論列表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