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是取勝之道
張景詩
賽鴿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因素很多。首先,你要擁有遺傳穩(wěn)定、有優(yōu)良血統(tǒng)的種鴿,還要懂得配對的相關知識與技巧,配對要合理;其次,你要擁有一個讓賽鴿感到安全、舒適的鴿棚。讓賽鴿感到舒適這一點很重要,而不是讓人感到舒適。有的鴿棚造價昂貴,非常豪華,但賽鴿并不喜歡。而有的鴿棚面積雖小,也比較簡陋,但養(yǎng)鴿人開動腦筋,將其設計得非常合理,賽鴿感到很溫馨。此外,你還要保證每天有規(guī)律和足夠的家飛訓練,堅持每天打掃鴿舍的衛(wèi)生,保持賽鴿的健康。比賽臨近,你要為賽鴿驅蟲,你要對賽鴿進行大運動量的訓放,甚至對賽鴿搞“魔鬼訓練”,每天訓放100公里。比賽時,你還要有一套刺激賽鴿能快速歸巢的方法。比賽結束后,你要保障賽鴿能迅速恢復體力,好迎接下一場的比賽,等等。
你以為做到以上這些就足夠了嗎?非也,還有一條很重要,你沒有做到,那就是淘汰賽鴿。養(yǎng)鴿人都知道,鴿子是越養(yǎng)越多。這一對種鴿你想出一窩,那一對你也想孵兩個。等孵出來后,這個看著挺可愛,那個也不舍得扔,致使越養(yǎng)越多,有用沒用一大群,無暇管理好重點賽鴿,賽鴿由于太多,又容易生病。比賽時,也不知上哪羽好,結果一起投入比賽,費錢費力。等比賽結束,往往一無所獲。真正的賽鴿高手,鴿子養(yǎng)得很精,參賽的羽數(shù)不多,但個個都能入賞。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嚴格使用了淘汰,這一有效手段。
淘汰賽鴿,說說容易,做起來卻并不簡單。首先要下得了狠心,這一點不是所有鴿友都能做到的。其次,還要有一定的方法。淘汰賽鴿應從以下幾個階段來進行:
種鴿
不管多么名貴血統(tǒng)的種鴿,也不見得就是一羽優(yōu)秀的種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它的后代在比賽中有出色的發(fā)揮,這樣的種鴿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種鴿。所以,不管是雄鴿還是雌鴿,換2到3個配對后,其后代若沒有在比賽中有所發(fā)揮,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用了,應該淘汰。許多非常優(yōu)秀的成績鴿,并不適合于作種鴿,配2到3次后,沒有效果的,就已證明不適合作種了,也應該淘汰。其實真正的好種鴿,你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其價值所在,并不需要你反復配對去試驗。
幼鴿
幼鴿若18天仍無法自己破殼,說明其先天不足,應淘汰。出殼后,幼鴿身上絨毛少的,或抬不起頭來的,說明其體質較弱,應淘汰。7天后還不能套上腳環(huán)的,說明其發(fā)育不正常,應淘汰。還有一些淘汰幼鴿的方法值得借鑒,比如我的朋友,賽鴿的成績很不錯,在天津小有名氣。他淘汰幼鴿的方法很獨特。一般人配對孵雛子都是在春暖花開季節(jié),他卻每年冬季配對孵雛鴿。他說,能在零下幾度的天氣下出殼并發(fā)育正常的幼鴿,肯定是健壯的,否則是無法生存下來的。
雛鴿
雛鴿能自己吃食后,要注意觀察,將那些不搶食的,或只挑小顆粒糧食吃的雛鴿淘汰掉,這樣的鴿子身體不會強壯,將來不能應對艱苦的比賽。雛鴿能環(huán)繞鴿舍飛行后,要將同一批出棚的雛鴿一起放飛。這時的雛鴿非常愛飛,往往一飛就是半個小時,甚至更長。這時你要特別注意那些不善飛的,或飛一會兒就降落的雛鴿,一定要將其淘汰掉,這樣的鴿子在今后的比賽中是不會有太大作為的。有病的雛鴿,堅決要淘汰掉,這種鴿子留著危害極大,不僅有可能傳染其他賽鴿,即使是將其治好,也沒有什么用處,因為在目前如此激烈的比賽中,先天不足是沒有獲勝機會的。
準備參賽的鴿子
訓放開始后,對那些在短途訓放遲歸的賽鴿,倒不一定要淘汰掉,因為這并不能說明這羽賽鴿不好,它有可能還沒有適應短途的放飛,也可能跟隨別人家的鴿子飛行,后來發(fā)現(xiàn)不對才改變方向歸巢。要淘汰的是那些歸巢不慢,但恢復體力較慢的賽鴿,特別是連續(xù)放飛2到3次100公里后,恢復不過來的,這樣的賽鴿在今后的300—500公里的正式比賽中,體力會出現(xiàn)問題,不可能取得好成績。
參賽鴿
對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的鴿子,不能要求過高。能搶金奪銀故然很好,沒有獲得特別好的成績也不要著急,關鍵你要把握一個標準。筆者認為,第一次參加比賽的鴿子,最好能夠進入前100名。這樣的鴿子,再經(jīng)過精心的調理,施以一些刺激其快速歸巢的方法,比如比賽前將其配對,比賽時將配偶拿走,或利用其孵窩育雛,歸巢心切等,極有可能為你取得好成績。需要淘汰的是那些一個賽季下來,不丟,但也不快,一次都沒有入賞的鴿子。只要其有一次入賞,就可暫時留下來,等下一個賽季,再將其投入比賽,這樣就可避免誤殺那些晚熟的賽鴿。兩個賽季下來,仍沒有太大作為的,一定要堅決淘汰,決不能再心慈手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