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過去了,鴿友們就開始興奮起來,著手忙碌備戰(zhàn)秋賽。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精心喂養(yǎng),棚中又一批競翔的生力軍茁壯起來。大家注入的熱情和希望不用言表,但也應該清醒地認識,當年競翔的幼鴿,若是做不到權衡利弊,競賽中運籌帷幄,就無法達到理想中的水平,因此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一、調整好狀態(tài),不打無準備之仗。夏天的高溫給賽鴿的身心帶來的疲憊,加上換羽的體力消耗和內分泌調節(jié)的影響,造成賽鴿體力上的透支。若是缺泛適應性的恢復手段,會給整個秋賽帶來不良后果。所以在飼養(yǎng)上加強營養(yǎng)物品的供給,增加高蛋白食物,象豌豆、綠豆等豆類飼料。也有必要添加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補品,增強賽鴿身體素質。另外在訓練上加大力度,短距離訓放要緊鑼密鼓,應該做到超時而不超量,盡量使賽鴿在參加鴿會訓賽之前,就開始進入臨戰(zhàn)狀態(tài)。由于秋賽的特點是時間跨度集中,競翔項目以中短程為主,速度要求是最關鍵的。因此賽鴿狀態(tài)的調整,必須要做到短平快,效果要立桿見影。
二、審時度勢,不能急功近利。秋賽多數(shù)鴿友都是為檢驗當年幼鴿具備的競翔實力,也是對自己養(yǎng)鴿配對育種的一次測試,測驗養(yǎng)鴿水平的提高程度。所以對參加比賽的幼鴿是盡量一站站送到位,不會輕易地取消決賽的機會。恰恰就是這種急于求成的心里,給培養(yǎng)的賽鴿群造成了決策上的指揮錯誤。由于賽鴿的生長發(fā)育是參差不齊的,個體之間都存在成熟期的差異,那怕是同父母的兄妹,同一時間加入鴿群,其個性和發(fā)育成熟也都是有區(qū)別的。所以鴿子由于競翔性能的成熟早晚,決定著比賽距離的適應性。若是不講科學,盲目地把不夠年齡的幼鴿同時去競翔相同的距離,往往會適得其反,帶來嚴重的后果,另外在比賽過程中,個體之間競技狀態(tài)的差別,沒有好好把握,同樣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特別當年的幼鴿,無論身體狀態(tài),情緒的波動,缺乏耐心的觀察和調整,是很難控制的,一時沖動受個人某種利益驅使,而不按實際情況,就會造成幼鴿在競賽中嚴重的丟失,不僅達不到秋賽為鴿群發(fā)展,承上啟下壯大隊伍的目的。還會使鴿棚青黃不接,永遠處在不良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三、從長計議,不要利令智昏唯利是圖,秋賽不僅是一年里最后的一次檢測鴿群的機會,也是人們對鴿群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其實更多的含義便是秋收貯藏,為來年打好基礎篩選和收藏優(yōu)良品種。鴿友應該有保護和提煉精品的意識,對一些第二年準備配對育種的種鴿,作好最后的選擇與準備。從中挑選的新一代種鴿,在參加育種前,進行一次比賽熱身,在競翔意識上做一次溫習,并在遺傳基因上力求鞏固。同時在體質上得到更進一步加強。但也不能千篇一律。特別是那些速度快,通過多次競翔洗禮的優(yōu)勝鴿,不要只顧爭名奪利,不擇時機地拼命競賽,使好鴿缺少休息而命喪沙場,豈不可惜!另外秋賽之中也是賽鴿交流最興旺的季節(jié),特別現(xiàn)在各地鴿市買賣比較繁榮,對成績鴿的需求量挺大。有些鴿主受到利益引誘大量輸出籠中的精英,搞得棚中缺兵少將,甚至連種鴿都變賣成金錢,不僅給第二年比賽造成影響,同時種鴿群失血過多,對將來育種造成重創(chuàng)。弄得不好求得了金錢,而今后的賽鴿發(fā)展就會一蹶不振,從此在鴿壇銷聲匿跡。
總之秋賽是辭舊年鴿事中種養(yǎng)訓最后的大檢閱,為迎新年促進賽鴿發(fā)展打下堅實牢固的根基。只有在秋賽中把失誤減少到最低限度,才是一位成熟賽鴿人的最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