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鴿舍日記
鳥役也稱飼鳥病或尿溫熱。鳥役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由病毒引起的,根據目前的研究,認定這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稱為支原體。
鳥役能感染所有鳥類,也是一種能傳染給人的人鳥共患疾病,一般屬于隱性感染,能在一個鴿群中不斷延續(xù)。當寒冷、擁擠、衛(wèi)生條件差、營養(yǎng)不良時,沙門氏桿菌的毒力增強,即有發(fā)生流行的可能。鳥役的感染率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每年的一至四月份感染率最低,五月、七月份逐漸上升,至十一月份為最高,達80%以上。
【病原】病原是一種支原體,在顯微鏡下觀察,初級小體為0.2-05微米,呈球形,獨立或成對排列,具有明顯的多樣性,易為堿性染料染色。病毒的初級小體在病程急性期容易見到,多數存在于漿液滲出物及肝、脾、腎組織細胞內。
【癥狀】鳥役的癥狀是食欲不振,體質衰弱,下痢,糞便為淡灰色或淡綠色,同時并發(fā)一側或兩側眼結膜炎,漿性或膿性鼻炎,以及副傷寒等。流眼屎,呼吸不暢,發(fā)出水泡音,有時頸和兩肢癱瘓。有些成年鴿患鳥役初期癥狀不明顯,嚴重時突然死亡。
【治療】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特別是土霉素防治效果較好,但對隱性感染效果不大。發(fā)現病鴿時首先要嚴格隔離,然后口服土霉素5萬單位,每天2次,連服5-7天。
鳥役能感染所有鳥類,也是一種能傳染給人的人鳥共患疾病,一般屬于隱性感染,能在一個鴿群中不斷延續(xù)。當寒冷、擁擠、衛(wèi)生條件差、營養(yǎng)不良時,沙門氏桿菌的毒力增強,即有發(fā)生流行的可能。鳥役的感染率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每年的一至四月份感染率最低,五月、七月份逐漸上升,至十一月份為最高,達80%以上。
【病原】病原是一種支原體,在顯微鏡下觀察,初級小體為0.2-05微米,呈球形,獨立或成對排列,具有明顯的多樣性,易為堿性染料染色。病毒的初級小體在病程急性期容易見到,多數存在于漿液滲出物及肝、脾、腎組織細胞內。
【癥狀】鳥役的癥狀是食欲不振,體質衰弱,下痢,糞便為淡灰色或淡綠色,同時并發(fā)一側或兩側眼結膜炎,漿性或膿性鼻炎,以及副傷寒等。流眼屎,呼吸不暢,發(fā)出水泡音,有時頸和兩肢癱瘓。有些成年鴿患鳥役初期癥狀不明顯,嚴重時突然死亡。
【治療】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特別是土霉素防治效果較好,但對隱性感染效果不大。發(fā)現病鴿時首先要嚴格隔離,然后口服土霉素5萬單位,每天2次,連服5-7天。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2005-08-22 秋賽即將來臨
評論列表
該信息禁止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