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zhàn)春南秋北的超遠程賽
挑戰(zhàn)春南秋北的超遠程賽
——地形、賽線挑戰(zhàn)春南秋北
摘要:競翔是一門科學。獲理想成績是競翔追求的目標。創(chuàng)造高分速、高歸巢率的必備條件是:1、參賽鴿是該賽距達標之鴿,導航性能好、且體質(zhì)上乘;2、在良好的賽線上進行;3、氣候條件好。三者缺一不可。應根據(jù)各地地形、氣候、良好賽線競翔,以獲理想成績。我國作為賽鴿大國,不能推出國際公認的經(jīng)典賽事,這是令人遺憾的。從賽線入手,本文對春南秋北作了探討。
現(xiàn)今信鴿的遠距覓途尋巢的本領(lǐng),系其祖先遷徒本能的遺留和再現(xiàn)。信鴿的競翔,應該注意按照春秋兩個賽季,使信鴿由司放地飛歸巢地的賽線指向,與候鳥春秋兩個遷徙季節(jié)飛行固定方向飛可能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符合鳥類的本能與習性,容易取得理想的成績。這是王偉克先生在《南北賽線的季節(jié)性》一文中提出的“春南秋北”信鴿競翔理論。即春放南線、秋放北線,可獲理想成績。頗有見地。他說:“春季(含初夏)使用南北賽線的地區(qū),應由南往北司放,可獲得好成績,與之相反,入秋后至初冬,要倒過頭來由北往南放,可獲理想成績。”
毋庸置疑,“春南秋北”的賽線理論對于多數(shù)地方恰當、可行。但這里的“春季(含初夏)使用南北賽線的地區(qū)”又如何界定?是指僅僅限于南北賽線?限于地理環(huán)境,同時又使用西線、或東線地區(qū)是否屬于“使用南北賽線的地區(qū)”?而超遠程比賽實踐似乎挑戰(zhàn)春南秋北說。以千公里級遠(長)程賽而論,歐洲的巴塞羅那、馬賽、波城、帕匹那等千公里級國際賽,為南北飛向,且在春季或初夏由南向北飛,不存在秋南。當然,這與歐洲有關(guān)參賽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荒苡赡舷虮笨v向飛!這卻從另一方面證明:春、夏南北飛仍是科學的。而中外超遠程競翔實踐更挑戰(zhàn)春放南線、秋放北線!世界上賽距最遠的超遠程賽——美國兩次舉辦橫貫本土、賽距分別為3991公里和4072公里,其競翔方向就是沿緯度走向的西——東橫線,而不是南北縱向飛。
2012年上海1500公里超遠程賽上籠3729羽,6月14日晨6:15在天水開籠,有效錄取前373名。冠軍鴿(鴿主毛劍峰。藏金閣聯(lián)合)第三天(6月16日16:56:50)歸巢,至6月17日共歸14羽。第八天(6月21日13:38:12)373名全部報滿。這是由西向東放。
可以比較一下上海西征的另一條賽線。2004年上海開辟西線賽線遠征成都1600公里集鴿6549羽于6月21日上午10時25分放出。第一名為嘉定區(qū)陳耀良之環(huán)號為2003-046785雨點砂眼雌于6月25日15時21分06秒報到。歷時4天多、比亞軍快了近兩天(27日先后又歸6羽)。顯然,飛越四川盆地的賽線比天水更有難度。
南京市、鎮(zhèn)江市、揚州市2012年三市聯(lián)翔2000公里,集鴿總計1292羽。6月19日早上6點15分在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體育場開籠放飛,6月27日8:09第一名第9天歸報到。仍是由西向東放。
2012年江蘇省1500公里聯(lián)賽集鴿共3391羽、6月22日5:50:00于甘肅蘭州司放。比賽共設置兩組,分別為1500公里以下組和1500公里以上組,報到20日(480小時)內(nèi)有效。6月25日9:31:33薛啟鶴先生愛鴿獲聯(lián)賽冠軍。仍是由西向東放。
南通市崇川信鴿協(xié)會1800公里西寧站比賽,于7月3日16:35:00,在西寧成功放出。首羽歸巢鴿是凌錦明2010-10-341743,雄、灰、黃,于7月10日11:33:23.歸巢。第8天歸。同樣是由西向東放。
上述挑戰(zhàn)“春南秋北”現(xiàn)象和實踐的原因何在?在于我國地形、賽線。因信鴿導航,不受方向約束而飛返歸巢。而賽線是否良好決定其成績是否理想的根本原因。獲理想成績是競翔追求的目標。創(chuàng)造高分速、高歸巢率的必備條件是:1、參賽鴿是該賽距達標之鴿,導航性能好、且體質(zhì)上乘;2、在良好的賽線上進行;3、氣候條件好。三者缺一不可。所謂科學競翔,是根據(jù)各地地形、氣候、適合本地的良好賽線競翔,從而獲理想成績。
平原地區(qū)是競翔的寶地,如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而中國大陸平原面積僅占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我國西高東低決定了我國超遠程賽理想賽線是從西北往東部放翔的沿緯度走向的西——東橫線。可以這樣說:在我國舉辦超遠程競翔,理想賽線即否定了春南秋北。
我國西北地區(qū)至東南方向,即由新疆(青海)起,沿甘肅省河西走廊,穿越黃土高原,飛至東南沿海這條二、三千公里的賽線,地勢上也由高漸低,是超遠程的黃金賽線。也是從西北往東部放翔的沿緯度走向的西——東橫線。江、浙、上海超遠程競翔也正是在這條黃金賽線角逐。顯然,這條賽線本身即否定了春南秋北!
我國超遠程賽,始于1959年。在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之際,我國賽鴿發(fā)源地上海第一次放飛蘭州,63羽賽鴿在1715公里的空距上展開角逐。從此揭開了中國賽鴿史上超遠程競翔的一頁。此后,超遠程競翔在全國蔓延開來。無論是平原適翔地區(qū)還是包括云貴高原不適適翔地區(qū)也加入此項賽事。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貴陽、水城曾聯(lián)翔放上海。貴陽、水城集鴿32羽(其中水城15羽)并是僅放過四、五百公里后于1981年8月1日經(jīng)上海市信鴿協(xié)會查驗后司放。第22天,水城黃祥一羽灰砂雄歸巢,獲第一名。空距為一千七百公里。至9月30日共歸3羽。這也是貴州首次超遠程競翔。昆明曾于1982年7月15日放上海,空距1950公里。陳文廣先生一羽二歲半雨點雌(稱為“應驗”系)8月8日(二十五天)歸?站酁1950公里。此鴿在當年放過懷化(770公里)。但上海不是云、貴好賽點。故以后也未成為云、貴的超遠程賽線。后貴陽將超遠程賽定在石家莊(向北放)。鑒于云、貴的地理位置,云、貴的千公里、超遠程競翔只能向東北方選點司放,無南方賽線。以貴陽而論,五百公里級競翔北放湖南冷水江、南放廣西貴港、南曉。但春秋兩季無論北放、南放比賽成績均無高下、優(yōu)劣之之別。貴州公棚春、秋兩季均南放廣西(如黎塘)效果均佳。與春南秋北不搭界。
王偉克先生在《超遠程賽制評說》中說:“中國遠程、超遠程飛得還算可以的路徑,呈十字架形,南北東西賽線在中原交叉,即從西北往東部放翔的沿緯度走向的西——東橫線,或者從南往北放和從北往南放的沿經(jīng)度走向的南——北北——南縱線,地形和賽鴿特性條件決定,縱線是雙向的,橫線是單向的”。這是中肯的。但同時也可視為超遠程賽挑戰(zhàn)“春南秋北”的必然結(jié)論。
競翔是一門科學,關(guān)鍵是賽線。春南秋北是科學的、也是有限制的。在賽季中根據(jù)各地不同的好賽線確定賽點競翔,是科學競翔。亦是明智之舉。但相當?shù)貐^(qū)賽線不穩(wěn)定,不能形成規(guī)模和品牌。就國家賽而言,我國作為賽鴿大國,雖然每年也舉辦國家賽,卻不能推出和形成國際公認的經(jīng)典品牌賽事、是落后于賽鴿強國的表現(xiàn)。這是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