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舍光照效應的研究
來源:zhangbin1858
發(fā)表時間:2013-03-20 10:43:57
瀏覽數(shù):5815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經(jīng)研究證實,不同波長的光譜不僅通過眼球的視神經(jīng)到達下丘腦起到光照效應,而且人們還發(fā)現(xiàn)光照能夠通過顱骨頂部,進入位于大腦頂部中心的松果體,使松果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的物質,然后褪黑激素—下丘腦—腦垂體—卵巢軸產(chǎn)生調節(jié)效應。它與來自眼球視神經(jīng)的下丘腦光照效應是完全不同的。
長波長的光(>650毫微米)到達下丘腦的穿透效應比短波長光(400-450毫微米)的要高,且由于禽種類不同,穿透效應也不完全相同,如雞的穿透效應高20倍,鴨的高36倍,鵪鶉高80-200倍,鴿的卻達到高100-1000倍。研究其穿透效應是由于血紅蛋白對430-550毫微米光譜吸收最強,從而導致各種禽鳥對于清晨晨光的刺激反應——生物鐘效應的敏感程度存在顯著差異。
光感效應其表現(xiàn)在處于晨光光照進入鴿舍時間先后有所差異的條件下,飼養(yǎng)的不同鴿群會存在有每天早晨開咕時間的先后差異和起飛需求時差先后的影響,當然也會直接影響到在參賽開籠放飛時,鴿的時差適應——興奮度表現(xiàn)的不同差異,當然也必然會直接影響它們的賽績表現(xiàn)。
近代研究證實,生物體包括人類和動物、禽鳥(鴿),除眼睛、頭顱松果體的感光作用外,尚且還存在有皮膚的感光作用,這就是剛才所提到的不同光線(光譜)通過穿透皮膚經(jīng)血紅蛋白將光感信息傳遞到下丘腦的功能。鴿羽毛中的黑色素(吸收光譜高峰在420-430毫微米)對光線的穿透性也有一定影響,其影響顯然是要小于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但它卻能以60-100的系數(shù)阻止光信息進入下丘腦的光感中樞。
有研究證實,下丘腦對于不同波長光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它對于藍光和綠光的刺激性要比紅光敏感。因而實驗證實:
皮膚的抗黑變激素能影響禽(鴿)的免疫功能;
而藍光能較明顯影響脾臟發(fā)育,提高免疫功能;綠光能顯著提高免疫抗體水平,而藍光照射下免疫抗體水平的提高會更明顯(T細胞增殖,提高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
黃色光譜對于飼料利用率的影響最為明顯;
綠光對體重增重效果較明顯,而鴿對紅色、紫紅色、橙色、黃色、黃綠色最敏感。
因而建造鴿舍的材料要盡可能地選擇藍色,其次是綠色,而不宜選擇紅色、紫紅色、橙色、黃色、黃綠色。此外,對于鴿舍用具的選擇和鴿舍管理人員的著裝色澤選擇,以及鴿舍周圍建筑、周圍環(huán)境色澤的選擇也要以藍色或綠色為宜。當然在鴿舍附近設一面固定小紅旗作為(認棚用)標識,也未嘗不可;而在家飛強訓時,如若使用紅旗來驅趕鴿子,那么由于刺激太強而容易影響戀巢欲,而選用橙色、黃色的旗幟、布縵就已足夠了;當然在室外不允許鴿停留棲息處,插上幾面小紅旗或涂漆成紅色對于訓放管理會有一定的幫助。
光照應用對于鴿和人類等其他生物相同,需要能產(chǎn)生生物效應的光譜,是類似于日光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光譜段。因而在人們?nèi)粘I钪泻网澤嵊玫某S霉庠�,最接近日光的光譜應是760-1500毫微米,其屬紅外線燈泡之范疇(浴霸燈泡也可代用,只是光照度和亮度太強,僅適宜于遠距離照射用);其次是白熾燈泡。而不宜用小太陽燈、碘鎢燈及紫外線光譜類滅蚊燈。至于其他類似于日光燈及冷光譜類節(jié)能燈,只適宜于供照明用,而不宜供作輔助光照源用。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