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 節(jié) 感 懷
(李國雙 文)
11月8日,記者節(jié)。作為一名鴿網記者,感慨頗多。
在采訪報到工作中也有很多如意和不如意,有高興,也有煩惱,但是在眾多鴿友們的熱心支持下,給我更大的勇氣和動力,堅持將這條道路走下去。
首先感謝全球賽鴿資訊網對我的厚望,榮幸地成為海網駐遼寧特約記者,給我一個展示個人才能的舞臺。
也是因為出于對于信鴿特殊的愛,才走到今天,走進這一行,F已將此作為本職工作,分內之事,雖然是個業(yè)余記者,但對于采訪報到工作,我樂此不彼。
從2007年元月開始,對省內信鴿比賽進行報導工作,第一次采訪,就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許是知名度不夠,也許是公棚以為我是一位混飯吃的“群眾”,也可能是公棚的事太多的緣故,公棚未給我準備午飯,但不管怎么說挨餓了,當日比賽圓滿結束,強撐與公棚老板道別,做火車,做汽車,一路顛簸勞頓往沈陽趕,途中靠著面包礦泉水充饑挨到家,隨即投入到緊張的現場報道撰寫工作。
因為是現場報道,有時效性,因此時間特別緊,在撰寫的過程要同時兼顧各個方面,又要不偏不倚,雖然每篇都認認真真的寫,雖然這樣,現場報道還是有各種各樣的錯誤,如別字等,也多虧了海網編輯認真負責,為我們廣大記者解決了后顧之憂。
記者工作在我的印象之中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業(yè),是維護正義,保護弱者,不畏強權的一群人。當然不是那種在明星家門口蹲垃圾箱偷拍的“娛記”。
但是在中國,也許事情并非如此,很多時候記者面對并不是采訪過程中的艱難險阻,而是來自內部層層審查,記得某年在海外網站上看到一位曾在“焦點訪談”工作過的記者寫的一篇帖子,他在里面講述一些他的采訪,但卻未曾發(fā)表的采訪報道,也講述他是怎樣在采訪過程中,突然接到領導的電話,讓他收拾行囊不許采訪,在當地宣傳部門送他走的車上,流著淚,看著遠處一邊焦黑的著火現場,地上擺著一排排裹著尸布的尸體,之后又要求把當日拍攝的內容銷毀或是“交公”,也許是作為記者的責任感,他保留了絕大部分第一手資料,把本該消失在歷史長河里的事情,硬生生的保存了下來,并在隨后的歲月里成為了他永遠的心病。在離開“中央”后,他把收集的手上的資料公之于眾。
說這些,可能有些扯得遠了,也許在有些人眼里,我們這些海網記者與那些“娛記”差不多。也時常遇到某些公棚不知何原因不接受我們的采訪,也常遇到冷眼嘲諷,也有將我們拒之門外,其中緣由,鴿友們心知肚明。不管遭遇到何種情況,我都會盡心盡力的把報道工作做好,把這些工作堅持做下去。
在采訪中我也學到很多專業(yè)馴養(yǎng)知識,能觸摸為數眾多的超級種鴿和優(yōu)秀的賽績鴿,也結交了眾多良師益友,他們在采訪工作當中給予了很大幫助,有時他們會親自為我聯系采訪的事宜,使我在諸多采訪中得以順利進行,在這里表示衷心的感謝。
但因自己水平有限,所做的報道難免有些不足之處,以后一定加強學習,多讀多看,勤動腦,力求寫出更專業(yè)的文章,以饗讀者。
- 2007-10-28 專訪國內公棚賽“最大贏家” ——BOB公棚預賽冠軍亞軍獲得者徐彥先
- 2007-10-22 蒼白騎士——國內最優(yōu)秀的種賽鴿
- 2007-10-13 專訪成功使翔海霸王詹森鴿的阜新鴿友畢方明
- 2007-10-11 海霸王詹森鴿直子十日連中三元
- 2007-10-02 公棚經營者要珍惜當前的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