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成人精品小短剧在线观看,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自拍自拍

<label id="8mbhg"><ins id="8mbhg"></ins></label>
<dfn id="8mbhg"><nobr id="8mbhg"></nobr></dfn>
      • <menuitem id="8mbhg"><dl id="8mbhg"></dl></menuitem>
        <dfn id="8mbhg"></dfn>
        <ul id="8mbhg"></ul>
          閱讀電子版 - 2008年第6期

          【名家訪談】一生情緣 一世鴿緣(人物專訪)

          發(fā)表時間:2009-02-05 9:18:50   瀏覽數:3074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分享到鴿友社區(qū)

                                      

          本刊記者:何建民 采訪編輯:劉靜 


              一張優(yōu)秀的賽鴿成績單:中國國家信鴿公棚賽500公里決賽第13名、104名;北京云頂賽鴿公棚300公里預賽第12名,500公里決賽第116名(與13名是同父異母);高林公棚300公里預賽第31名,500公里決賽第235名;北京星工場賽鴿公棚300公里預賽第41名,500公里決賽第65名、75名、90名、243名和357名;藍羽公棚第293名、397名(獲得過首屆藍羽公棚500公里決賽第30名)映入了記者的眼簾。


              鴿主孟玲玲女士的名字相繼出現在了這張成績單上,她是何許人也?帶者疑問本刊記者于2008年11月26日前往其坐落在北京通州華聯錦園社區(qū)一幢6層樓頂部的鴿棚,采訪到了孟玲玲女士和她的堅強后盾——鴿棚真正的主人李華文先生。李先生建在樓頂上的鴿棚面積大約30平方米。飼養(yǎng)種鴿60多羽,包括最近引進的和原來存欄的。

           
              李先生從小就喜歡鴿子,但由于沒有很好的經濟條件自己親自飼養(yǎng),所以他只能到養(yǎng)鴿朋友那里去玩。直到1998年自己有了養(yǎng)鴿的環(huán)境后,他才著手籌備養(yǎng)鴿的相關事宜,并于2000年正式加入了信鴿協會。他還利用工作之便于2000年、2002年、2004年、2007年親赴歐洲,拜訪了一些賽鴿名家。他的鴿棚一開始建在首都機場生活區(qū),那是一個禁飛區(qū)。不過當時他也沒想參加比賽,主要是想培育種鴿。每年作出的鴿子他都會送給好朋友,以驗證自己的養(yǎng)鴿水平,并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結交更多的朋友。信鴿給李先生及家人帶來了無限的快樂,每當他們工作很勞累的時候,只要回到家里看到愛鴿,所有的疲憊都會煙消云散。


              當然李先生能夠享受養(yǎng)鴿帶給他的樂趣離不開他夫人孟玲玲女士對他的支持。雖然孟女士只是掛了會員的虛名,一開始也覺得養(yǎng)鴿子太麻煩,搞衛(wèi)生、喂食、喂水、喂藥等這些工作也是個很大的負擔,但是幾年下來,養(yǎng)鴿的樂趣更加堅定了她養(yǎng)好鴿子的決心。她不但主動地給鴿子喂食,休息時她還會特意幫助李先生打掃鴿棚,更難得的是她還拿出了很多積蓄幫助李先生引進種鴿。當然李先生也用他的辛勤汗水與愛心給這個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更好的經濟回報。李先生覺得鴿子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它們竟然使一位曾經不太喜歡鴿子的女性慢慢地、逐漸地愛上了它們。這就是賽鴿運動的偉大之處和魅力的所在。


              李先生今年往中國國家信鴿公棚交了一組十羽賽鴿,經過預賽最終有六羽參加了500公里決賽,其中有兩羽獲得了第13名和104名,當天還有三羽未入賞的歸巢鴿。李先生為能獲得這樣的好成績而感到非常高興,這也是對他養(yǎng)鴿八年來的一個極好的回報吧!第13名的爺爺是詹森家族“煙囪號”的直孫,奶奶是楊•賀爾曼先生送給李先生的一羽詹森血統的雌鴿。這兩羽來自不同鴿舍的詹森血統鴿交配在一起生下來一個兒子,然后再與哈爾濱李輝先生在2005年送給李先生的一羽叫“藍龍”的雌鴿交配,作育出了這個第13名。他認為第13名的父親鴿是一只非常優(yōu)秀的詹森系種鴿,母親鴿是李輝先生曾經送到北京中國國際公棚參賽的一只賽鴿,雖然遲歸了,但是它具備了在公棚生存的經驗。這羽雌鴿是一只非常優(yōu)秀的凡龍血統鴿。它的骨架結構軟中帶硬,前沖比較好,后趾骨收得也比較緊。


              隨后李先生還談了一些他對信鴿的理解。首先,他認為血統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得到所有愛鴿者認可的;其次他認為應正確把握眼砂、骨架、羽條、主羽和副羽、羽毛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性狀。但是在李先生看來,養(yǎng)鴿最重要的是對鴿子的認識和理解。在飼養(yǎng)過程中他會用心地去愛它們,去了解它們,用心地去配對,這些年公棚賽的成績也回報了他多年的付出。他主要是用詹森和凡龍血系進行配對,適時會插入一些慕利門的血統鴿。

             

               由于沒有時間參加市鴿會和俱樂部的比賽,所以從2002年開始他每年都會參加各大公棚的比賽,至今已有六年,而且每次參賽都會有收獲,如2002年獲得碧野藍天公棚500公里決賽第65名、84名、104名。雖然他不參加俱樂部的比賽,但是他會送一些鴿子給鴿友,讓他們去參加俱樂部的比賽,以便進一步驗證他的鴿子實力,同時也能讓鴿友從中獲得的樂趣。


              每次公棚比賽結束后,李先生都會把自己優(yōu)秀的鴿子拍回來,F在他的棚內就有很多羽公棚參賽獲獎鴿,如送去參加僑友公棚、浩月公棚、藍羽公棚、中鴿公棚的賽鴿。而這次的第13名,由于到場的一位朋友找到李先生,并非常誠懇地希望得到這羽獲得第13名的鴿子,而李先生又見這位朋友是那樣喜歡這羽賽鴿,因此他決定忍痛割愛,一拍未舉將其轉讓。正是因為如此,李先生與很多鴿友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2002年的一次拍賣會上,李先生通過北京愛亞卡普王志軍先生認識了蓋斯•彼得斯,同時在他結交的歐洲鴿友中還有楊•賀爾曼、斯塔爾、施瓦布魯克等。這些歐洲鴿友到中國后都會到李先生的家里做客。


              今年與李先生交往已六年有余,現年72歲高齡的蓋斯先生身體不太好,加之剛做完直腸切除手術,醫(yī)生建議他不要再養(yǎng)鴿子了,所以蓋斯先生有意將他一生最心愛的鴿子割舍分別轉讓給朋友。得知這個消息,李先生經好朋友的牽線于今年引進了蓋斯先生的15羽原棚種鴿。這些種鴿的相關信息將陸續(xù)在《科學養(yǎng)鴿》上刊登出來供廣大鴿友分享,一飽眼福。 


              采訪結束時,李先生感謝《科學養(yǎng)鴿》給他這樣一個與廣大鴿友交流的機會。借助這個機會,他想對廣大鴿友說幾句心里話:“養(yǎng)鴿首先要培養(yǎng)對鴿子的愛心,通過養(yǎng)鴿我們還可以結交一些愛鴿的朋友,共同把競翔事業(yè)推向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并為社會多奉獻一些愛心。今后我要更加熱愛我的賽鴿,爭取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績。在此我預祝廣大鴿友明年也取得好成績。”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評論列表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