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轉(zhuǎn)載
龍骨是作育中的重點(圖)

龍骨是骨架中的重點,附著的肌肉跟龍骨有極大的關(guān)系,所以,賽鴿的快慢和有無耐力跟龍骨有相當大的關(guān)系。當然,高位入賞鴿除了龍骨外,還有其他方面的重大影響,此處重點討論龍骨。
1、龍骨的選擇:以厚、硬為主,其次再選角度與長短。厚硬的龍骨,肌肉的附著力、韌性強。而硬龍骨的鴿子,其全身骨架亦較堅硬緊實。當然,還要考慮本地的賽事地形和氣候等因素,來選擇龍骨的厚硬程度。長距離耐力賽的鴿子,骨骼要求堅韌和輕薄,當然,太輕了,高速飛行時會壓迫內(nèi)臟而減緩飛速,爆發(fā)力型正好相反。
龍骨的角度應盡量往前胸突出,稍彎后往肛門恥骨的方向縮回,并與恥骨成一水平的接合,空隙以一根指頭寬度為宜,絕不可太寬。因為鴿子在高速飛翔時內(nèi)臟重心往后,沒有強硬的支撐會影響飛速和耐力。
龍骨前端(前胸)與背骨間要厚,這樣的鴿子相對肌肉發(fā)達、較有耐力。由側(cè)面看鴿子應是三角形的骨架。鴿子的飛行來自肌肉,肌肉是否發(fā)達決定飛速的快慢。因此,速度鴿的龍骨形狀會呈前“低”后“高”的趨勢,耐力鴿的龍骨形狀走勢則相對比較平緩。
2、三種龍骨型狀的分析
。1)長龍骨型:多為長距離型賽鴿,體形偏大,龍骨末端幾乎接近恥骨。這類賽鴿的肌肉缺乏彈性,收縮性差,速度則相對較慢,但歸巢率較高,它們在中長距離賽中奪魁的幾率會大一些。
(2)中龍骨型:龍骨末端的上收弧度比長龍骨的弧度小,多為中短程賽鴿。它們的肌肉分為W形、O形及V形。W形龍骨平直,長度適中且弧度小,肌肉量足,彈性較好,在短程賽事中獲獎的幾率高,速度較快。O型彈性好、緊湊、顫度好、收縮快,肌肉量較少,體形也相應較小,短程賽冠軍鴿多為此類型肌肉。V型大多數(shù)體形大,龍骨較高,肌肉薄且緊貼胸骨,多為短程賽鴿,爆發(fā)力好,有時候分速會很高,但拉長距離后經(jīng)常有去無回。
。3)短龍骨型:從龍骨前端到龍骨末端一直處于下降趨勢,且末端沒有絲毫上收的趨勢,蛋襠到恥骨的距離超過三指。這類鴿子飛出成績的很少。
3、警惕幼鴿龍骨畸形
。1)彎龍骨:這種鴿子,也許能飛出好的賽績,也不能一概而論,這還要看整體的賽鴿水平,包括種、養(yǎng)、訓、悟性和運氣,當然,如果是好的龍骨,相信會有更好的賽績。造成龍骨彎曲除了缺少蛋白質(zhì)或鈣造成營養(yǎng)不良外,大部分是后天的環(huán)境和幼鴿的不良習慣造成(這包括相當大的范圍,前面的文章中也相繼提到過,不再詳述)。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種鴿的亞健康或疾。蜗x或球蟲失調(diào))。
。2)斷龍骨:這是相當多鴿友忽略的重點,造成斷胸的原因大部分是后天的環(huán)境和不良習慣造成。本人前幾年引進一只幼鴿,粗狀健康,放入籠中單獨關(guān)養(yǎng),兩天后發(fā)現(xiàn)龍骨有凹陷,才明白,幼鴿發(fā)育期,骨骼還健全,由于籠中的鋼筋選成了凹陷。還有一次,本人開家的一只幼鴿還不太會飛,不小心掉在樓下的空調(diào)機上,二天后進棚發(fā)現(xiàn)龍骨凹陷。
龍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其他的方面,理想的賽績跟多方面因素有關(guān),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會明白,我們的目標就是作育優(yōu)秀的個體,從而進化品系,這就是俗稱的一代更比一代強,相信有一天,你會為了精簡隊伍去殺種鴿,因為,我們殺了好的,剩下的是最好的!
免責聲明:本網(wǎng)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wǎng)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相關(guān)文章
- 2013-02-20 找回中國實戰(zhàn)的名種名血
- 2013-02-19 曾經(jīng)紅遍世界的名鴿名系
- 2013-02-04 鴿翅翔動:無法“鴿”舍的情感
- 2013-02-01 科學家揭開信鴿世界的神秘百慕大三角之謎
- 2013-01-26 庫爾勒鴿會:老年鴿友免繳會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