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km確實不好飛
近來,中鴿網(wǎng)上發(fā)布了許多300Km競翔是否大于500Km的文章,筆者冒著被口誅筆伐的危險,談點自己的看法——300Km確實不好飛。
先羅列出筆者所在鴿會2001年春秋兩季的賽季,以為談話之資。關(guān)于這些成績,至少可以保障一點:真實!
春季260Km河間賽,晴,逆風(fēng)3-4級,前三名分速分別為:1357.86,1355.47,1342.92,前十名分速平均相差不到3米,當(dāng)日歸巢90.63%;300Km衡水賽,晴,順風(fēng)1-2級,前三名分速分別為:997.75,957.71,947.20,前十名分速平均相差9米有零,當(dāng)日歸巢41.09%;500Km磁縣賽,晴,順風(fēng)3-4級,前三名分速分別為:1489.74,1487.18,1432.60,前十名分速平均相差5米左右,其中3-10名分速相差無幾,當(dāng)日歸巢73.08%.秋季比賽出奇的不好放,260Km河間的比賽改為訓(xùn)放;300Km衡水賽,多云,無風(fēng),當(dāng)日僅歸三羽,冠軍鴿分速721.15米,剩下的兩只分速更是馬尾巴提豆腐了,只在600米左右打轉(zhuǎn),創(chuàng)下了我縣鴿會歷次放飛歸巢率最低(當(dāng)日歸巢率剛剛夠百分之個位數(shù))、分速最慢兩項記錄;500Km磁縣賽,多云,逆風(fēng)3-4級,冠軍鴿分速達1232.65米,當(dāng)日歸巢率18.37%.不用多作解釋,大家一看便知:300Km的成績明顯次于260Km和500Km.春季比賽同樣是晴天,260Km與300Km僅差40Km的空距,而且頂著3-4級逆風(fēng)(300公里順風(fēng)1-2級),冠軍鴿分速卻比300Km冠軍鴿高360.11米,當(dāng)日歸巢率比300Km當(dāng)日歸巢率的2倍還高8.45個百分點。500公里雖然有3-4級的順風(fēng),冠軍鴿分速竟比300Km冠軍鴿高491.99米,當(dāng)日歸巢率比300Km高31.99個百分點。至于秋季比賽,簡直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大家都學(xué)過小學(xué)數(shù)學(xué),知道大小多少的概念,不難比較出來。
以上所羅列的,只不過是眾多次比賽的一個樣本,一個縮影!在縮小到筆者個人,2001年春季500Km亞軍鴿,在300Km競賽時,是次日歸巢的。秋季僥幸獲得500Km冠軍,這只老雌到今天為止參加過多次比賽,得過500Km1、2、4名(都是當(dāng)日歸巢),但在300Km競賽中僅當(dāng)日歸過一次,多么鮮明的對比啊。
若有人指責(zé)我所列的數(shù)字都是個別人的或一地一個鴿會的成績,那么,試問,沒有一個一個的個別,又怎么能有一般出現(xiàn)呢?王偉克先生的“鍋底”理論,鄭云濤先生的“盲區(qū)”概念,曹立兵先生“不應(yīng)期”的假想,……再加上拙文所羅列的數(shù)字,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從上(大鴿會,賽鴿高手)到下(小鴿會,養(yǎng)鴿新手),從南到北,普遍存在著300比500不好飛的問題。這不會全都是偶然的吧。
再說,少損失,高分速,多歸巢,不論是對公棚的主辦者、某些“個體”鴿會的老總來說,還是對一部分要面子、好光彩的參與者來說,都是值得喝一杯的事兒,又何樂而不為呢?
用王偉克先生的一句話來結(jié)尾吧:瞞著鍋臺上炕。
- 2009-02-05 齊心協(xié)力 共鑄輝煌
- 2009-02-05 天津市津福賽鴿公棚2007年秋季賽事紀實
- 2009-02-05 禽流感來了,基層鴿會應(yīng)有所作為
- 2009-02-05 思想上位 辦好鴿會
- 2007-04-08 唐山市信鴿協(xié)會召開2006年總結(jié)頒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