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養(yǎng)鴿人生
記得我剛懂事時,爸爸在農(nóng)村家里浴室頂層釘一排排木制炮箱作為鴿子巢格,全天散養(yǎng),每天鴿子從浴室進進出出,人在下面沖涼,頭頂是鴿子的巢窩,就不怕鴿屎掉下來落在人的頭上嗎?難以想象!當初最喜歡吵著爸爸殺鴿子燉湯喝,現(xiàn)在自己喜歡養(yǎng)鴿子,更不敢碰一塊鴿肉,好奇怪的感覺。
94年新建樓房 ,在樓頂用水泥磚蓋了3間鴿房,那時我上小學,父子倆愛鴿如癡。我除了上學,其余時間就呆在鴿棚。接下來引進鴿種的問題,90年代流行長距離比賽,每年搜羅好多臺灣比賽的信鴿,我印象最深刻地是經(jīng)常到鴿販挑選香港天落鴿入自己棚中,當初棚中有97年內(nèi)蒙古放香港的鴿子,典型的吳淞鴿,昆明軍鴿等。每當有鴿友來參觀,都說我棚中有好多好種鴿。當時心動了,請求爸爸參加當?shù)伉潟荣悈s不為所動。轉(zhuǎn)眼到了我出來社會工作,看到喜歡的種鴿還是會賣回來讓他養(yǎng),鴿棚還是由爸爸在打理。2011年在沒有請示爸爸我參加了鴿會比賽,訂了幾套三關當年秋季鴿環(huán),因我長年不在家,比賽交鴿子由爸爸處理。在沒有訓放和調(diào)理的情況下,我鴿子還是能進入前50名。可是爸爸卻不樂意再參加比賽。一 來感覺鴿會制度太亂。二來他養(yǎng)鴿理念很簡單!純粹是愛好!父子倆在養(yǎng)鴿比賽的問題對峙,糾纏20多年了,我終于妥協(xié)!
年青人的觀點是手中有好種鴿,通過比賽才能體現(xiàn)鴿子的價值,贏獎金,揚名立姓,同時感受到玩鴿子的樂趣!老人家養(yǎng)鴿子是愛好所在,陶治情操,打發(fā)時間。爸爸不打麻將,每月工資花在買鴿糧。除了上班,回到家第一時間奔上樓頂?shù)镍澟。撒把鴿糧在地上,看鴿子爭先恐后地吃,他臉上笑容綻開。 爸爸一上鴿棚就必須換上白色襯衫,鴿子認得他是主人,換為陌生人,人沒踏進鴿棚,連孵蛋的種鴿飛離巢窩。無論在天空家飛的鴿子,還是站在樓頂休息的鴿子,爸爸一聲口哨,鴿子們像聽了口令似的地進棚。天剛亮,爸爸就起床來到鴿棚鏟鴿屎搞衛(wèi)生,這是他20多年日復一日,堅持做的習慣,搞好衛(wèi)生,喂好鴿子,才能下來吃早餐,然后上班。就算單位開會一天不能回來,來電話交待幫他喂鴿子,更別說讓他出去旅游幾天,心中牽掛家里的鴿子,哪有心情去游山玩水!
玩鴿有好多種心態(tài),有人養(yǎng)鴿子就是愛好,不比賽,看著鴿子在天上飛就高興;有人養(yǎng)鴿就是為了贏獎金,成名……不管是哪種養(yǎng)鴿態(tài)度,如果讓鴿子拖累自己,違背當初的愛好,會讓自己活得很累。養(yǎng)鴿子圖的是開心!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