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敗屢戰(zhàn)終獲勝
兼談信鴿眼底視團在鑒鴿中的作用
陳紀平
摘自<新翱翔>
筆者養(yǎng)鴿已進入第八個年頭。八年來,每戰(zhàn)必輸。每當失敗光臨自己時,我常以左宗棠先生—句名言“臣屢敗屢戰(zhàn)”來聊以自慰,然而輸?shù)淖涛兜拇_不好受,堵在心中總讓人有一種掛不住的感覺。種鴿不行換種,配對不行重配,但濤聲依舊,情況依然沒有得到改觀。我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手氣、運氣。偶然的機會,有幸認識了我現(xiàn)在的師傅李春森,在他的引薦下我又認識了韓立軍。自此我的賽鴿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他們以運用信鴿眼底視團鑒鴿見長,在育種、競翔方面表現(xiàn)不凡,享有很高的聲譽�!啪虐四晔鲁酰覍㈨n立軍、李舂森請到家中,請他們幫忙淘汰換種。近百羽信鴿,他們從中挑選了十幾羽,然后仔細觀察,選配了五對留下,其余的當時就被判了“死刑”,經(jīng)我“求情”,他們松了松手又留下三十余羽,在這三十余羽中—十對作保姆,另十余羽來年讓我參賽“試試”。
這一切無情的清洗均是在觀察了鴿子眼底視團后作出的。坦率地講:當時我心里說不上是什么滋味,花上千元引的種鴿也被判“極刑”,雖說請他們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淘汰,但一—下子淘汰這么多,下手這么狠,實是我意料之外的。另外,還有—種“不服氣”,心想,僅憑這一看究竟準確率有多高?我疑惑著心里確實舍不得,但轉(zhuǎn)過來又一想,這些“寶貝”數(shù)年來每每將自己置于一種尷尬的境地,頓時義來了氣,終于痛下決心大開殺戒。兩位師傅好像也看透了我心思,笑著說:“這已經(jīng)手下留情了,如果讓我說你這棚鴿子頂多留20羽。”韓立軍又說:“明年放的鴿子,500公里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很可能只是回家,剛才后面又留的那些能回就不錯了。這兩羽鴿子在700公里可能會有所表現(xiàn)�!贝妥邇晌粠煾岛螅覍⒑髞砹粝碌镍澴右灰蛔髁擞涗�,還有師傅點的兩羽了700公里的“種子選手”特別注明�,F(xiàn)在想想當時的作法有點與老師秋后對帳的意思。
轉(zhuǎn)眼迎來了99年舂這個賽季,我將留下的近三十羽信鴿悉數(shù)裝入賽鴿籠,80公里160公里、300公里訓放,待500公里決賽時歷年的情形再次出現(xiàn),決賽站僅剩18羽,這18羽500公里決賽前100名內(nèi)又是名落孫山。值得一提的是后面留下的十來羽到500公里賽完僅剩兩羽,師傅的話開始應驗了。緊接著我將師傅點的兩羽700公里“種子選手”連同500公里歸巢的所有賽鴿傾巢送上了700公里的疆場,挨到?jīng)Q賽那天,我早早的上了樓,想起師傅
去年12月份說的話,心情有點激動,但又一想500公里剛剛敗走麥城,高漲的情緒又低落下來了。時間過得異常的慢,4點、5點、6點……失望的情緒占了上風,但想到師傅的話,在500公里應驗了,700公里也應該差不多吧,失望與希望并存,這期間大風揚起了風沙,打的人睜不開眼,鄰居鴿棚的主人已鳴金收兵了,我也開始養(yǎng)鴿者每天最后的工序一一喂鴿。正在這時,有兩羽鴿子擦著前樓頂向我這個方向俯沖過來:到鴿了!只見那羽“種子選手”落到屋頂上(同行的那羽賽鴿落下隨即又飛走了),接著向鴿棚飛下來。此時不知是興奮還是緊張,我的手腳仿佛都不聽使喚了,待我將鴿鐘拿到手,那羽可愛酌鴿子已進了棚在迫不及待地飲水。我趕緊將鴿子抓住打鴿鐘,由于激動的手腳發(fā)抖,鴿鐘怎么也打不好,弄了好幾次鴿鐘才開始走動,結(jié)果報道得了個亞軍。師傅的話最終得到了驗證,我信了,完全服了。
進入秋賽,師傅給配的五對鴿子中,有3對得以讓我揚眉吐氣。第一對春季育出3窩雛鴿,6羽全部參賽,除一羽在北京僑友公棚決賽站迷失外(該鴿預賽為本人贏得獎金500元)其余5羽在秋季本地兩個鴿會比賽中,獲利通區(qū)鴿會450公里54名、99名、100名、104名,一羽歸巢;11天后,參賽吳忠市鴿會450公里,又獲2名、4名、78名,另兩羽歸巢。第二羽,因雌鴿不發(fā)旺,配對較遲,秋天只上了頭一窩幼鴿出賽,其中一羽雌鴿獲利通區(qū)鴿會450公里?名,另一羽歸巢;7名的弟弟99年11月份,被鴿友借去,2000年3月下旬返回,配上對家飛了近一個月,出賽5月1日吳忠市鴿會500公里,獲11名、指定鴿亞軍13天后,義獲利通區(qū)鴿會500公里47名。第三對出的———羽雌鴿獲2000年國家賽吳忠市鴿會12名,全自治區(qū)62名。
98年底配了5對鴿子,99年秋得到了全面的肯定。鴿子還是以前的鴿子,但經(jīng)師傅挑選重組,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秋季的比賽堅定了我學習視團的信心。
春賽收翅后幾周,我正式成為韓立軍的徒弟,開始向二位師傅學習如何看信鴿眼底視團去鑒別信鴿的優(yōu)劣,衡量一羽信鴿是否具有參賽、育種的價值,適飛的距程和氣候以及參賽前鴿子的狀態(tài)。
視團,從解剖學來講,它的學名稱櫛膜,其主要原理作用目前尚不很清楚。但從視團形態(tài)可以很直觀地去鑒別一羽信鴿的優(yōu)劣適飛的路程。就拿我99年700公里亞軍來說,它是一羽體型偏小的雌鴿,96年出生,從96年秋季開始至99年春500公里跑了六趟,每次當天到卻進不了前100名。記得師傅當時點這羽鴿子時說:“它優(yōu)勢在700公里,500公里不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觀其視團,該鴿視團屬單齒,板平較長,色澤均勻呈橙紅色,是典型的中遠距離的好鴿。掌握了這一點后,2000年春賽,筆者大膽啟用99年7月出生的——羽灰白條雌鴿,國家賽上委以重任,這羽1歲齡的雌鴿,不負重望,為本人贏得了全市12名,全自治區(qū)62名的好成績。而這羽雌鴿在今年春賽中1次450公里,2次500公里均無建樹。從這兩羽鴿的實戰(zhàn)的情況看,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知鴿善用,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就如同選短跑、中長跑、馬拉松運動員——樣,—旦選錯,運動員優(yōu)勢就不復存在,還談什么拿冠軍。再如,本舍去年春季500公里11名,指定鴿亞軍812,這是一羽雨點、砂眼、雄,其姐950是去年秋天450公里7名。筆者在挑選500公里參賽鴿時,將其列為1號種子選手,共選出6羽參賽。812雖然—冬天沒有家飛,但狀態(tài)甚佳。觀其視團,同其姐姐一樣,視團板平,而且黃,雖然視葉排列并不整齊,但中短程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結(jié)果,將其派往500公里這個競爭激烈的項目上,為本舍贏得了新千年的第一個獎杯,它也是本舍派出的6員大將中,率先歸巢的。13天后筆者再次委以重任于812,由其率2員副將出征500公里,812獲47名,一羽副將—站放500公里獲57名,另一羽歸巢。
當然,成功并不排除偶然性,但是偶然之中包含著必然。正如筆者的師傅說的那樣,眼底視團千差萬別,每個鴿子都有其特點,但特有的東西,只要用心去研究,就可以掌握。在勃姆德鴿系進入寧夏的時候,不少鴿友不惜重金導人,但大多都沒有發(fā)揮出本系的優(yōu)勢,—‘時間勃姆德世界名系在寧夏成了“摸不得”,而現(xiàn)在突然變成了“摸不上”。眾所周知,玩
鴿子玩的就是配對,正是由于銀川仙鶴鴿舍將寧夏的“摸不得”引入鴿合,也就是在大家都認為“摸不得”的時候,飛出了幾個冠軍,才使“摸不得”一夜之間變成了“摸不上”。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引進的鴿子品質(zhì)好;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掌握了配對的技巧。
任何一個名系都有好鴿亦有劣鴿,這就要看你引的這羽鴿本身品質(zhì)如何?我贊成武高平先生育種原理一書中的——句話:“外國鴿友常掛在嘴上說,這是某某名鴿的直子或直孫,其實就是對此鴿族中某羽名鴿的肯定。”事實上國內(nèi)亦有很多鴿友這樣講。如何去鑒定某羽信鴿本身品質(zhì)呢?在血統(tǒng)的前提下,除了身架體型,最直觀的莫過于通過眼底視團,可以看到其父輩、祖輩還可以判斷其遺傳的穩(wěn)定性如何。在確認這羽鴿的品質(zhì)之后,接下來就是配對。這里我還要引用武高平先生的育種原理一‘書中的—句話:“育種方式好比拼圖,設(shè)法找出缺少的那一片�!表n立軍、李春森、袁兵他們正是將這句話運用在他們信鴿的配對上,才使得“摸不得”變成“摸不上”。而運用眼底視團去拼圖,更直觀、更能體現(xiàn)拼圖的樂趣和更早、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
以上是筆者兩年來學習、運用信鴿眼底視團以及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