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稱他是云南信鴿界的泰斗,有人稱他是中國信鴿界舉足輕重的人物,有人稱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軍鴿大王,也有人稱他是“新中國軍鴿通信事業(yè)的奠基人”。而亞洲賽鴿聯(lián)盟、香港賽鴿協(xié)會副會長張禮明先生則稱他領導了中國信鴿的新潮流!褪侵袊澖绻J的“軍鴿大王”陳文廣,也是我軍歷史上第一位軍鴿副教授。六十年前,意氣風發(fā)的陳文廣在給周總理的信中寫道“我愿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祖國的軍鴿事業(yè)”,他做到了……

1976年-1990年,陳文廣擔任昆明軍鴿隊隊長。

陳文廣,1931年出生于廣東肇慶,6歲時迷上了養(yǎng)鴿子。“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他與家人投奔早在清末就遷居到昆明的祖父?箲(zhàn)時期,美軍駐扎在昆明關上的通訊部門有8卡車軍鴿,美軍鴿隊隊長祖籍廣東梅縣,在陳文廣與小伙伴們經常去看美軍訓練時結識,并成為好朋友。1945年日本戰(zhàn)敗,美軍撤退,陳文廣獲贈美國軍鴿62羽,以及通信管等物品。

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百廢待興。由于糧食按人口定量供應,陳文廣手中的數(shù)百羽鴿子面臨“饑荒”問題。陳文廣找了無數(shù)個部門,被人拒絕無數(shù)次,情急之下陳文廣直奔省委,在大門口攔下省領導的車。省領導秘書批評他:“小資產階級情調,不務正業(yè),玩物喪志!

1953年,陳文廣無奈之下作出了此生最大膽的決定:給周總理寫信。周總理青年時期曾留學法國,深知信鴿的軍事用途。沒有想到僅僅一周,總理辦回信:“文廣同志,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的精神值得敬佩,希望你再接再厲。你的來信已轉給中科院,他們會與你聯(lián)系!弊罱K,陳文廣和他的鴿子一起應征入伍,成為昆明軍鴿隊的一員。

新組建的云南省軍區(qū)軍鴿隊擔負起邊防哨所建站重任,由陳文廣帶領進入臨滄等地。邊防連隊面廣點多,地形復雜,所以軍鴿隊以連為單位配備軍鴿,培訓訓鴿員,讓每個連隊掌握作育、飼養(yǎng)、訓練、實戰(zhàn)技能。這一工作在我軍是史無前例的,更無經驗可借鑒,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

當時條件十分艱苦,陳文廣帶領戰(zhàn)士跋山涉水,身背肩挑各種訓練器材和種鴿進入阿佤山,他用自幼學來的知識,以及多年總結的經驗,結合邊境地區(qū)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展開訓練工作,完成了2000多公里邊防連隊的布點工作。陳文廣培育出的軍鴿不怕聲、光、電、煙等干擾,又具有單程、往返、移動、留置、夜間等通訊能力,特別適合云南山高、霧大、林密、鷹多及多樣性氣候條件下的應變能力。他從一個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人,與他的軍鴿隊為鞏固國防作出貢獻,名震全軍。圖為森林黑標本

就在陳文廣的軍鴿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文革”開始了。一時間,全國各大軍區(qū)的軍鴿隊伍紛紛遭到解散,只有昆明軍鴿隊意外地保住了。因為周總理曾經講過,取消軍鴿隊我沒意見,但昆明陳文廣的軍鴿隊不能撤。

文革期間,陳文廣因“保護”各地送來的一批批優(yōu)良信鴿,而受到牽連。一時間,軍鴿隊的教材、器材和珍貴的資料都被燒掉,他精心培育的一些特殊鴿種也被人殺掉,他本人被扣上一頂頂?shù)摹懊弊印,下放到農場勞動改造,但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后悔的話。圖為應驗961標本

1977年,我國在羅布泊進行氫彈實驗,昆明50羽軍鴿在陳文廣率領下奉命參加實驗。在距核彈中心50米、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的位置處,當核爆炸時,鴿籠門啟動,軍鴿迅速沖出鴿籠,急速地穿過翻卷著的蘑菇云層,通過核爆區(qū),經最后清點,45羽飛回基地,除羽毛稍有燎痕外,身體各器官完好,為完成核戰(zhàn)爭條件下輔助通信手段保通信暢通的實驗課題作出了獨特貢獻。從此,昆明軍鴿聲名大振。歷經幾次大裁軍,昆明軍鴿隊成為目前全軍唯一保留建制的軍鴿隊。

陳文廣利用雜交優(yōu)勢培育出來的“應驗”鴿在上海舉行的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的比賽中,經受住超遠距離、雷暴雨、高海拔和山高鷹多的嚴峻考驗,一路穿云破霧,搏擊風雨,歷時25天,途經6省1市,飛行了2150多公里,奪得第1名,其遠程能力大大超過了世界信鴿大賽的冠軍鴿,此紀錄立刻轟動了國際鴿界。

退休后,他創(chuàng)辦了“昆明云南高原信鴿研究中心”,自己任技術總監(jiān)。他對鴿子有一種特別的情感,不論刮風、下雨、降雪還是生病,他都要天天騎著單車往返二三十公里的路途去軍鴿隊看鴿子。他說他這一輩子與鴿子有一種割不斷的情緣。他說,自己養(yǎng)鴿有60多年了,養(yǎng)鴿子不是為了謀利,要不自己早就發(fā)家了。圖為陳文廣與來訪鴿友合影。

談及鴿經,陳文廣老人那滔滔不絕的“養(yǎng)鴿秘訣”令人折服。他說,鴿子的營養(yǎng),有4/5消耗在眼睛上,而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因此,選種配種,看鴿子的眼睛特別重要。他經過多年來的摸索研究,發(fā)現(xiàn)鴿的眼睛在各個不同的部位均含有“六”,總體存在共七個“六”,因此也形成了他自己的“七六定位法”。他說世界鴿壇、國內鴿界都盛行選鴿采用眼沙、眼志、眼型三方面取鴿,實際上信鴿在飛翔的過程中,首先面臨“6個差”,即磁養(yǎng)、時差、溫卷、海拔高差、方位角差、地球奧氏引力差;信鴿在前進中尋找目標時可面臨“6個字”,即高、矮、凸凹、虛、實的取舍,等等這些共“七個六”,通過這“七六定位法”可配出最優(yōu)良的信鴿品種。圖為陳文廣講解親和訓練

據陳老講,目前已出現(xiàn)兩個“制約”,一個是一些人鼓吹外國的鴿子好,不用云南鴿,有的鴿子甚至遭到毒殺。另一個是養(yǎng)鴿技術出現(xiàn)了“危機”,養(yǎng)鴿子如同下圍棋,要分“段”,一些人不講技術亂配種,這樣勢必減少良種的數(shù)量。陳文廣老人曾感觸地說,云南的鴿子其實在世界上都有名,在云南飛500公里的鴿子,到平原地帶就能飛1000公里。他希望養(yǎng)鴿的人能重視這些問題,把云南鴿好好培育下去。

陳老給軍鴿下了個定義:軍鴿不是比賽鴿,更不是觀賞鴿,而是實戰(zhàn)鴿。他曾說,他這一輩子似乎只干了一件事,就是養(yǎng)了一大群鴿子,并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奇跡。在外人看來,陳老的人生似乎有些乏味,但陳文廣說,有了鴿王這個殊榮,一生足矣。